智库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与作用

智库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与作用

引言:2009年6月17日,温家宝主持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上明确要求:“根据国内外经济形势变化和中长期发展需要,加强储备性政策的研究,提高宏观调控的前瞻性和针对性。”“储备性政策”一词首次进入普通大众视野当中,储备性政策是指针对未来可能出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超前研究和拟定可供选择的政策。这主要包括四种情况:一是要针对情况的动态性。因为国内外经济形势是动态变化的,因此,相应的宏观调控政策要根据形势的动态变化及时做出相应调整,这需要超前储备;二是针对情况的复杂性,需要反复研究和拟定;三是针对情况的不确定性,需要提出多种备选政策方案;四是针对一些情况的突发性,需要事先预做应急准备。在不确定增加的现代社会中,加强“储备性政策”研究对于一个国家经济社会的平稳发展至关重要,而担当“储备性政策”研究的主角就是智库。

一、智库的基本内涵及社会主义国家智库的特性

智库即智囊机构,也称“思想库”,最早出现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的美国,是指由各领域专家组成的、多学科综合的、为决策者在处理社会、经济、科技、军事、外交等各方面问题出谋划策,提供最佳理论、策略、方法、思想等的公共研究机构,被称为政府的“第四部门”或“第五种权力”。严格意义上的智库是独立于政府机构的民间组织。智库的主要职能在于提出思想、教育公众和汇集人才。智库首先通过研究和分析形成新的政策主张,再通过出版书刊、举办各类交流活动、利用媒体宣传等方式,力图使这些主张获得公众的支持和决策者的青睐。

改革开放后,中国各类型智库机构才逐渐发展起来。短短三十年间,中国的智库机构从最初的官方智库发展到如今官方与民间智库并存的局面,前者有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和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等,后者有天则经济研究所和零点调查咨询等民间咨询机构等。而在社会主义中国,不管是官方智库还是民间智库,因其自身成长的独特社会环境以及所受的意识形态因素影响,逐渐形成了以下几个典型特征:

1、社会主义国家智库是社会主义国家哲学的主要孕育载体

国家哲学可定义为通过意识形态所表现出来的关于国家运行、涉及社会发展的本体论与认识论,是国家制定路线、方针、政策和思想方法、工作方法、领导方法,以及规范国家行为、社会生活的方法论。社会主义国家哲学因其自身的科学性、群众性和实践性,在社会主义国家经济建设过程中一直起着以下三方面至关重要的作用:即提供社会主义国家运行、社会发展的方法论;论证社会主义国家政权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合理性;对政治思想变革起到先导作用(于今,《科学新闻》2005年第23期)。作为社会主义中国的智库,其性质和目的必然是服务于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社会主义国家智库正是社会主义国家哲学最主要的发源地之一,通过对社会主义政权运行本质的深入研究而提出相应治理国家、发展经济所秉持的国家哲学理念,以最终支撑社会主义国家政权的稳定运行。

毛泽东同志曾经强调党要有“共同语言”,社会主义国家要有“统一意志”,讲的是共同思想基础建设。在中国共产党成立88周年前夕,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强调,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必须高度重视和积极推进党内民主建设,最大限度凝聚全党智慧和力量,最大限度激发全党创造活力,最大限度巩固党的团结统一,更好地坚持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进一步形成全党全国各族人民齐心协力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强大合力。社会主义国家智库,固然具有作为智库的一切本质特征和功能,必须充分挖掘人们的智慧,以使得各种观点相互激荡,各种智库机构充分开展交流与合作。但是,作为社会主义国家哲学的主要孕育载体,全党全社会形成统一的“语言”和“意志”,激活全党全社会的智慧,凝聚全党全社会的力量,进一步形成全党全国各族人民齐心协力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强大合力,无疑是社会主义国家智库的本质任务。而社会主义国家智库也必然会在今后进一步的成长与完善中履行这个任务。

责任编辑:佘小莉校对:郭浩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