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家文稿 | 高鹏:聚焦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

独家文稿 | 高鹏:聚焦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

核心提示: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Asian Infrastructure Investment Bank ,缩写为AIIB,简称亚投行)是一个政府间性质的亚洲区域多边开发机构,重点支持基础设施建设。亚投行作为一个筹建中的金融机构,为何得到如此广泛关注,进而搅动了世界大国的神经、搅动了世界政治经济金融领域的“一潭春水”?而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是什么、为什么要筹建以及下一步如何发展?宣讲家网特邀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高鹏博士,围绕着筹建背景、意义、面临的困难以及发展建议,带我们一起认识了解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

360截图20150404053707507_副本

高鹏 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博士 

(未经许可,不得复制、印刷、出版,违者负知识产权法律责任)
欢迎收看完整视频PPT

最近有几则新闻受到国内外各界的关注。一则是,菲律宾政府表态,将放弃由美国主导的TPP(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议),另一方面将以配合的姿态作为意向创始成员国加入中国主导的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AIIB,简称“亚投行”)。另一则新闻是,英国政府宣布作为西方大国第一个加入中国主导的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此举遭到铁杆盟友美国罕见的反对和抗议。这两则新闻的背后实则是反映中美两国之间围绕着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的议题进行一系列的博弈之中的两点涟漪,或者说是两个花絮和插曲。作为焦点的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何以作为一个筹建中的金融机构,却得到了这么广泛的关注,搅动了世界大国的神经,然后搅动了世界政治经济金融领域的一潭春水,我们今天围绕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是什么,为什么要筹建以及下一步发展建议来进行讨论。

一、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的成立背景与筹建历程

(一)成立背景

成立的背景可以概括为四个句话:第一,亚洲在基建领域缺钱;第二,亚洲整体是有钱的,但缺乏有效的合作机制、融资机制来满足资金的缺口;第三,中国有钱有能力有意愿有责任来充当亚洲基础设施多边合作机制的一个组织者的角色;第四,现有的国际金融机构体系架构不利于中国更好地发挥在基础设施领域的投资和建设领导者的角色。

1.亚洲基础设施领域缺钱

我们知道,基础设施建设构成亚洲区域内互联互通以及经济一体化的重要短板和重大的发展瓶颈,相关的投融资资金需求大、缺口也大。近年来,亚洲经济总体发展较快,区域的财经合作不断深入,但在发展中也面临着不少的挑战,特别是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基础设施尚不发达,现存基础设施缺口巨大,建设和融资的需求巨大。当前,满足亚洲基础设施建设领域投融资主要的机制框架是由美国主导的世界银行(WB)以及美国支持下日本主导的亚洲开发银行(ADB)。但是,世行加亚开的融资支持体系相对庞大的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需求而言,是杯水车薪的,难以满足这一庞大的市场的需求。

根据亚洲开发银行测算,2010年至2020年,大约32个亚行成员需要基础设施建设投资总额突破8万亿美元,十年间年均融资需求超过8000亿美元。但当前,世行和亚行每年能满足的亚洲地区的基础设施投资的资金需求仅以百亿美元的规模进行计量,显然远远的无法满足这一巨大的市场需求。在庞大的亚洲基础设施建设投融资领域里,其中68%的份额是新增基础设施的投资,32%的投资是维护或维修现有基础设施所需的资金。

以“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沿线东盟国家为例,可以反映整个东亚乃至亚洲地区基础设施建设需求的具体情况。东盟国家基础设施建设有两个突出的特点:第一,发展很不均衡。东盟十国中,以新加坡基础设施最为完善健全,马来西亚、文莱、泰国次之,剩下的东盟六国普遍存在基础设施落后、不健全等一系列问题。第二,在三大领域东盟国家基础设施短板较为明显。一是通讯,二是交通基础设施,三是电力。

具体来看,在东盟,通讯设施普及率较低,跨区域合作受到高度重视。据相关数据显示,东盟各国接入互联网人数逐年上升,但由于多数国家经济基础较差、互联网发展起步较晚,导致互联网普及率仍较低。根据世界银行统计,2013年人口互联网使用率缅甸仅为1.2%,柬埔寨、老挝、印度尼西亚以及泰国均低于30%,只有新加坡、文莱和马来西亚高于60%。在东盟与中国、日本的自由贸易区建设中,东盟国家愈发重视通讯、信息领域的合作。

在东盟,交通网络不发达,落后国家急需改善。东盟各国的道路铺设情况、港口建设质量、航空运输和其他交通运输网络设施方面的水平,新加坡最高,马来西亚较高,缅甸和老挝最为落后,其他国家处于中等偏下水平。这些交通网络发展水平低的国家急需改善现状。

在东盟,通电率水平较低,中国—东盟合作备受关注。据2011年世界银行统计数据显示,新加坡的通电率(占人口百分比)达到100%;马来西亚、泰国的通电率分别为99.3%和99.7%;印尼、老挝和菲律宾通电率约为70%;缅甸、柬埔寨通电率仅有48.8%和31.1%。随着近年来东盟各国对电力设施建设的重视,中国—东盟电力能源合作有较大需求。

2.亚洲整体是有钱的,但缺乏有效的合作机制、融资机制来满足资金的缺口

与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领域资金需求巨大相对应的一个现象就是,亚洲各国尤其是东亚国家他的国民储蓄率比较高,支撑各国资金的存量、流动性相对较好。因此,结合一方面是落后的基础设施的现状,另一方面相对较充裕资金的存量,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在亚洲地区的基础设施投资领域,一方面不差钱,有资金的支持,有国民储蓄率作为后盾;另一方面又缺乏一个较好的多边合作机制,或者说是缺乏一个较好的融资组织机制能使东亚乃至亚洲地区各经济体的资本存量优势有效转化为基础设施领域投融资的优势。

3.中国有资金有能力有意愿有担当来充当亚洲基础设施投融资以及建设领域的组织者和带头人的角色

中国在过去三十多年间一个最能反映时代特色关键词就是改革开放。改革是对内,以市场化为导向;开放是对外的,以全球化为导向。中国在对外开放伊始,是以有比较优势的劳动力资源、土地等资源要素来吸引国际上的资金、先进技术,然后通过我们比较优势的要素来被动来承接国际资本方对我们的组合。但是,时过境迁,随着中国逐渐发展壮大为世界第二大经济强国、壮大为最大的贸易国和第三大对外投资国。中国已经形成了相当的FDI的规模,相当的外汇储备的规模。2014年底我国的外汇储备余额已经达到3.9万亿美元。这一系列的“家底”支撑着中国的资本“走出去”,支撑着我们在下一阶段深化对外开放的过程中改变过去被动承接国际要素组合的局面,中国的企业、中国的资本可以主动“走出去”,以我们的资本要素、以我们的技术要素来承接、组合、调整、配置国际上其他方面的资源要素。

另一方面,在这三十多年间,伴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壮大,我们在基础设施的建设和投融资两大领域形成了鲜明优势的产业特点,或者说产业发展的核心竞争力。我们在“铁公基”,也就是在铁路、公路、道路、港口、隧道、桥梁等工程承接、设计、建造以及相关的投融资领域,形成了丰富的人员储备、技术储备、资源储备,使我们可以很有底气地进一步“走出去”,更好地服务于周边国家、区域市场乃至全球市场。

因此,现在中国在经济步入新常态这个现实的经济时点当中,在我们经济增速向超高速到中高速转变的过程中,由我们量的增长变为更注重质的提高,质与量并驾齐驱的发展,“三驾马车”并驾齐驱和谐发展,在这种经济态势转换、调结构转方式适当其时的时候,中国携自己的资本优势、技术优势,在基于我们部分产业产能过剩基础之上的现实经济态势之下“走出去”,然后有所为,可谓正当其时。

责任编辑:郭安琪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