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 “新加坡奇迹”的三个追问(2)

对 “新加坡奇迹”的三个追问(2)

 第二问:新加坡为何没经历种族(民族)矛盾和教派冲突的噩梦?

新加坡作为一个独立国家的历史,实打实就只有最近这50年。立国之前,它一直是近代以来东亚和南亚各国移民的“集散地”。立国后,它成为东南亚少有的纯移民国家,虽说华人占据七成,但马来裔、印尼裔、印度裔等东南亚和南亚移民数量也很可观。族裔多,宗教多,语言多,乡土观念重,文化素质普遍偏低,国家意识和国民身份认同基本为零。

因此,新加坡立国之始,面临的困境远不仅是贫穷、腐败、失业严重、资源匮乏、经济困境、与周边国家关系紧张等等。只一代人时间,新加坡就凭空塑造并拥有了强大的国家凝聚力和团结共识,摆脱了在世界很多地方数百上千年扰攘不休的民族和宗教矛盾。只一代人时间,多数新加坡人对国家的自豪感,对新加坡公民的全新身份认同,就超越了族裔、血统、宗教与文化归属带来的先天疏离,这甚至是比经济起飞更不容易的成就。要知道,即便美、英、法这样老资格的发达国家,仍难以摆脱这些问题的困扰,2015年法国讽刺漫画杂志《查理周刊》血案、2014年美国的弗格森事件、2011年的英国伦敦骚乱,种族矛盾都是重要导火索。而在中东、在非洲,与新加坡同时期独立的许多国家,部族与教派冲突更是反复打断国家发展进程。

 第三问:新加坡为何没陷入历史悲情与对自身发展劣势的自怜?

新加坡有足够多的理由陷入历史悲情和自卑自怜,这是一个文化根基薄弱的国家,是下南洋“苦力”的流转集散地,立国前经历了百多年英国殖民统治和二战期间日本残酷的军事占领,日军仅一次“检证”行动,就屠杀了6000多名新加坡青年,李光耀侥幸死里逃生,晚年回想仍觉惊悸。不仅如此,新加坡当年还是因为马来西亚联邦议会全票通过予以驱逐而被迫立国的,李光耀为此平生第一次当众哭泣。对建国之初的新加坡,迫在眉睫的甚至不是发展和脱贫,而是如何生存。

但如今的新加坡,不仅解决了生存和发展问题,而且把劣势反转变成优势。比如新加坡自来水供应本来全靠马来西亚,为此李光耀夫妇处心积虑在建国之时专门要求马来西亚在宪法修正案里补充规定保证对新加坡的水供。但现在,新加坡饮用水已实现自给,净水科技领先全球,自来水直饮质量令西方很多国家自叹弗如。新加坡经常被马来西亚等邻国比喻成“东南亚的以色列”,但以色列建国时已经拥有一大批高素质人才,来自世界各地犹太人的金援智援亦丰,而新加坡相形之下人才匮乏,像李光耀夫妇这样的剑桥大学一等生凤毛麟角,如今,全球人才竞争力指数排名,新加坡不是第一就是第二。这一切,不是国家小就能够做到,甚至是国家小,人口规模小会更难做到。

李光耀任职总理的时候,在不同场合说过两句很有名的话。对外,谋求新加坡在国际社会的立足之地,他说,这世界上没有谁欠新加坡一碗饭吃。对内,拒绝采行欧洲式“摇篮到墓地”的高福利制度,他说,政府不欠任何人一碗饭吃。把否定句式换成肯定句式,他的主张其实就是独立自主、自力更生,靠自己的双手救自己,国家如此,个人也要如此。

责任编辑:董洁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