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产党人的世界观和方法论(2)

共产党人的世界观和方法论(2)

事物的矛盾运动反映在人的头脑中,构成人对世界的认识。但是,人对世界的认识既不是消极的直观反映,也不是抽象地发挥思维的能动性,而是以实践为基础的能动反映。人对世界的反映是以实践为基础的,又是以实践所创造的历史文化为中介的,是具有选择性、建构性和创造性的反映活动。在对认识与实践关系的理解中,要特别注重对理论与实践关系的辩证理解。源于实践的理论,并不仅仅是对实践经验的概括和总结,更重要的是对实践活动、实践经验和实践结果的批判性反思、规范性矫正和理想性引导。如果夸大理论的作用,搞脱离实践的教条主义,必然使理论信誉扫地;反之,如果贬低理论的能动作用,甚至把理论当成无用的空谈,必然使实践变成盲目的实践。领导干部只有加强理论学习,才能增强实践中的科学性、预见性、主动性,从理论思维水平和战略分析能力上克服“本领恐慌”问题。

作为科学的世界观,辩证唯物主义的三个基本原理是相互依存、密不可分的。在这三个基本原理中,“物质”是辩证唯物主义的基石,“矛盾”是辩证唯物主义的灵魂,“规律”是辩证唯物主义的实质,“实践”是辩证唯物主义的核心。以“物质”、“矛盾”、“规律”、“实践”为基本范畴所构成的辩证唯物主义,实现了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事物的矛盾运动原理和认识的能动反映原理的有机统一,构成了科学地认识世界、能动地改造世界的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辩证唯物主义基本原理作为方法论,就是唯物辩证法。唯物辩证法是由一系列基本范畴构成的。这些基本范畴体现了辩证唯物主义把握矛盾、分析问题、指导实践的理论思维和辩证智慧。

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范畴,内容丰富,内涵深刻,主要包括四个序列:一是关于事物存在的物质与精神、物质与运动、物质与规律、自然存在与社会存在、自然规律与社会规律等基本范畴;二是关于事物矛盾的现象与本质、整体与部分、形式与内容、原因与结果、偶然与必然、可能与现实等基本范畴;三是分析事物矛盾的内因和外因、共性和个性、相对和绝对、两点论与重点论等基本范畴;四是关于人与世界关系的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践、历史与逻辑、理想与现实、自由与必然等基本范畴。

运用唯物辩证法的思维方式和基本范畴,就是以矛盾的观点去分析问题。以矛盾的观点分析问题,最重要的是掌握和运用唯物辩证法的“两点论”和“重点论”。在客观的矛盾中,有许多的矛盾存在,其中必有一种矛盾是主要矛盾。抓住这个主要矛盾,一切问题就迎刃而解了。同时,矛盾着的两方面中,必有一方面是主要的,他方面是次要的。在众多矛盾中全力找出主要矛盾,在矛盾的双方中着力抓住矛盾的主要方面,这就是“两点论”的“重点论”。在实际工作中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才能抓住关键,突破难点,统领全局。

在全面深化改革的进程中,均衡与非均衡的矛盾,发展与再发展的矛盾,进步与代价的矛盾,效率与公平的矛盾,是贯穿始终的。世界上没有绝对平衡发展的东西。任何事物在任何阶段上都存在着均衡与非均衡的矛盾。处理均衡与非均衡的矛盾,关键在于做到统筹兼顾。坚持统筹兼顾,就要坚持唯物辩证法普遍联系的观点,立足整体,总揽全局,统筹规划,努力寻求整体功能和效益的最佳方案。

自觉运用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范畴,就要克服两极对立、非此即彼的形而上学的思维方式。比如在全面深化改革的进程中,究竟如何看待“摸着石头过河”与“加强顶层设计”的关系?“摸着石头过河”,是对人的实践活动及其历史发展过程的形象比喻,而不是否定理论对实践的指导作用。“摸石头”是为了“过河”,而“过河”就已经是一个有目的、有方向、有原则、有理念的“顶层设计”了。运用唯物辩证法的理论思维分析问题,从根本上说,就是要自觉地克服用一种倾向掩盖另一种倾向、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的形而上学思维。

责任编辑:艾磊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