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长“把关”缘于部门权力任性(2)

处长“把关”缘于部门权力任性(2)

政策的制定,缘于解决现实问题、推动实际工作的需要,往往是越快推出越好,以期尽快落地,尽早释放红利,让人民群众有更多的“获得感”。在依法治国的时代背景下,政策的出台,从条文拟定到讨论修改直至敲定成文并审议通过等,依法依规走法定程序,这是必须的。如此郑重其事的目的,都是为了让制定的政策呼应现实关切,使其效应最大化。但是,强调程序流程的重要,不能因此牺牲政策制定的应有效率。现实的突出问题是,政策制定不是不走程序流程,而是程序过多,流程太繁,甚至出现部长们都同意的事还要由处长们来“把关”这类颠倒程序的怪现象,最终导致程序随意卡壳、流程无度漫游,本该有的政策效应随之衰减或被消解。

在经济发展新常态下,政府部门勇于自我革命,大刀阔斧地简政放权,不遗余力提升行政效率,不应只是挂在嘴上。不妨先从政策文件的制定下手,对相关的工作惯例来一次彻查,去枝除蔓,删繁就简,重构程序,再造流程,使之更为科学合理。同时辅以相关的追责与惩处机制,并把这些程序流程置于阳光之下。政府部门若真正能够以制度理性来约束权力任性,那么,处长们“把关”、“会签”卡壳等怪现象,必会逐步淡出人们的视线。

责任编辑:佘小莉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