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忘开必修课背后暴露的“真问题”(2)

高校忘开必修课背后暴露的“真问题”(2)

忘开必修课,不应拿扩招当借口

教书育人的学校竟然能忘记开课,如此笑话,简直就是亘古未有之事,引起了人们对其广泛关注,舆论也一片哗然。虽然在解决问题方面,学校做法有值得肯定之处,但其把出现忘记开课问题归咎于学校扩招速度太快未免有些牵强。相反学校应该反省,出现问题应多找自身存在的原因,而不是把外在因素当作借口。

正所谓凡事都有两面性,学校扩招利弊也是必然存在的。在满足人才培养目标的同时,扩招速度过快,会导致学校办学硬件、局部教育质量下降等问题,但这也并不是学校忘记开课的根本原因所在。究其原因,这是学校教育管理的混乱。学校教育管理不到位,对相关事宜缺少必要的事后复查监管制度,才会导致系统管理人员工作失误。学校教育管理水平无法跟上扩招的速度,难免出现管理能力滞后,导致一系列教育管理问题。面对国家对学校扩招实施的各项政策,作为高校应该从自身情况出发,制定与自身发展相适应的扩招措施,才能利用好各项政策促进自身发展。

同时,学校出现忘记开课的情况属于严重的教学事故。学校忘了开课,这和上战场不拿枪一样可笑,更是在拿学生的前途开玩笑。校方不仅要认真分析出现问题的原因,还应对相关责任人员进行追责与处理。同时,进一步加强教学管理人员培训,防止类似问题再次发生。

忘开必修课是“纰漏”还是披露?

“学校扩招太快,难免有纰漏”,这句话听上去没有多大的纰漏。首先是社会对大学扩招看法,已经让大学生的身价一落千丈了;其次,凡事难免有纰漏。这种因疏忽而产生的错误疏漏,可能因大学扩招后,来自清点学费的压力,显得精力不济。然而,因疏忽而产生的错误疏漏,怎么会发生在必修课上?所谓“必修课”,是指大学或中专学校学生学习某个专业必须学习的课程。那么,即使把教学当成买卖来做,就算短斤缺两,也不至于索性少了一种指定的商品。

对此,只能作一种假设,那就是这种“买卖”只是一种形式,以示某些需要标榜身价的人,已经去过某家奢侈品商店了,已经花过这笔钱了,至于买了些什么无所谓。而这家看上去还算高档的店铺,也只是以自己的资质来证明顾客的身价的。广告牌上可能打出了“量身定制”,实际上连装饰必备的胭脂口红都没有。

如此说,究竟是在指责“商家”的无良,还是寒碜“顾客”的缺心眼?坦白说,都有。您想,在大学课程中,少了一门必修课,竟然校方和学生浑然不知,那么,学校收钱教什么?学生出钱学什么?别说是上大学,就是在昏暗的路灯下吃碗麻辣烫,小贩忘了放辣椒您知道么?倒是校方的解释有点顾客盈门的味道:学校扩招太快,难免有纰漏。换句话说就是,生意太好了,顾客太多了,难免有纰漏。不过,这纰漏大到一桌价格不菲的酒席,连主菜也忘了上,其他菜肆的质量也就可想而知了。

因此,忘了开必修课不是“纰漏”而是披露。从这件让人匪夷所思的怪事中,至少披露出在大学扩招的背后,存在着“粗制滥造”的急功近利。虽然在应试教育下,对当前大学生的水平难以估量,但在整个教学期间,少开了一门必修课,要等到例行毕业资格审查时才被发现,这种类似于镀金的“深造”,假到连形式都省了。现在,把责任归结于“教学管理人员工作失误所致”。实际上,这种托词简直比“临时工”还可笑。这笔“糊涂账”虽然出自教学管理人员之手,但要在整个教学期间,校方和学生相安无事,如果没有整场“假戏”作为脚本,少一个“角色”怎么也能演完的?

可见,某些大学扩招,已经到了批量“制造”大学生的程度。应试教学已经让人们质疑大学生的真才实学,但缺了一门必修课的大四学生,不知怎么过了考试这一关的?因为,例行毕业资格审查,应该是在考试之后的。这是不是把“应试”这一关,也因扩招而降低了门槛?那么,在报送例行毕业资格审查时,是不是也出现了“纰漏”,没有注明“扩招生”?如果这一关也因扩招而网开一面,这世界上不就又多了60多名大学生?这哪是不小心的“纰漏”,而是赤裸裸的披露啊!

这足以让人们看到,某些所谓的扩招,无非是在卖一块不知是不是有用的“敲门砖”,而那些缺了一门必修课都毫无知觉的学生,何尝不是为了买这块聊胜于无的“敲门砖”?

责任编辑:蔡畅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