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变“八小时政府”为全天候服务(2)

“互联网+”变“八小时政府”为全天候服务(2)

2、建立政府与社会协商规则

南方日报:现代社会的治理要求在公共事务领域中,国家和社会、政府和市场、政府和公民共同参与,结成合作、协商和伙伴关系,形成互动。您认为“互联网+”的时代,对政府社会互动提出哪些新的要求?

迟福林:在“互联网+”的时代,如何实现政府治理与社会治理的互动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其实,据我了解,这些年广东各地也在进行这方面的探索。比如“广东首届社会组织公益创投活动”,这不是单一的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社会组织提供服务的模式,而是强调政府、社会、公益组织共创共投,是社会组织设计创投项目争取政府资助,社会配套资金与政府资助资金比例达到2:3,借政府资金的杠杆撬动社会资本,服务社会,激活社会组织活力。此外,在这样一个信息爆炸、利益主体多元化的时代,如何通过社会的参与及时应对并化解可能发生的重大公共事件?广泛的社会参与至关重要。我之前了解到广东省总工会运用网络等手段为广大职工提供维权服务的做法,以“专职+兼职”、“维权工作干部+工会律师团律师”的队伍结构,组建一支劳资纠纷应急处理分队,预防和处置日益增多的劳资纠纷,被称为化解劳资纠纷的“消防队”。这不仅是创新社会组织如何主动参与公共治理的案例,也是工会系统推进转型改革的有益探索。

最后,用互联网平台扩大社会参与的同时,也需要建立政府与社会协商的规则,使政府治理与社会治理同步推进,其中,政府与社会协商是一个好办法。近年来,广东多个地方组织了市委、市政府有关领导与网友的见面会,听网友“拍砖”“灌水”,与网民交流,共商发展、为百姓谋利良策。若这个做法能形成机制化安排,相信会形成公共治理的新路子、新风尚。

3、将公共财政公开化作为政府治理重要课题

南方日报:互动也好、服务也罢,需要载体,您认为推动政府与社会互动、推进公共治理与服务,需要在服务平台上进行哪些创新?

迟福林:要打造公共服务平台。老百姓是公共服务的消费者。在“互联网+”的时代,如何以社会需求为导向设计开发公共服务产品,打造政府公共平台,提升国民的整体客户体验,是政府公共服务的基本目标。在这方面,开发尤其要利用好“互联网+”的技术特点,提供信息发布、网上服务、网上办事、网上维权等服务。

互联网时代的变革在倒逼政府治理创新。据我了解,广东从2012年以来,全省统一规划设计、全面推进网上办事大厅建设,将广东省、市、县三级政府的所有行政审批和社会服务事项从申办到办结的全过程搬到互联网上进行,变“8小时政府”为“24小时的全天候服务”。这样,使得老百姓办证的时间减少了70%左右、政府工作的成本降低了三分之二左右。我认为,广东省所做的这个探索,有新的理念、新的实践、新的方向。

南方日报:对于广东推进治理创新,您还有哪些好建议?

迟福林:我建议广东率先形成“2020:推进政府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规划”。建议广东在实现政府治理和社会治理的互动方面有进一步举措。可从广东的实际出发,加快发展各类公益性组织,充分发挥第三方的作用,并且加快这方面的相关立法。

我还建议将公共财政的公开化作为广东省政府治理的重要课题。目前,我国正在逐步推进的负面清单、权力清单、责任清单是政府转型的重大课题。随着这三张清单的实施,未来几年公共财政清单的公布对于社会参与、社会监督政府以及政府治理有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它是政府治理规范化、制度化的重大措施。最后,我建议广东率先探索行政组织结构改革。

责任编辑:郭浩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