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应过分解读“学生撑伞门”(3)

不应过分解读“学生撑伞门”(3)

尊师重教不论在什么时代都是值得提倡的,但是我们也不能因此而矫枉过正。在现代教育理念中,师生关系是平等的、和谐的,更不用说我们的小学生因身心幼弱的特点还应得到更多的关心和爱护。就图片所传递的信息,一方面是撑伞背后幼小学生对老师被迫抑或是主动的“侍奉”,而另一方面老师的“欣然承受”甚至是“肆意享受”,我们很难想象到这是“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课外活动亦如此,更难想象到课堂上的情景,这也是照片刺痛网民神经的原因。本应天真烂漫的孩子,却早早被大人的“潜规则”浸染。既然背领导过河、帮领导拎包让我们义愤填膺,当这种腐臭思想延伸到孩子时就更应该引起我们的重视。

小学生正处于树立价值观的初级阶段,也是最关键的阶段,在这样的环境里会树立怎么的观念不难想象。不由地想到,鲁迅先生的话到如今仍然振聋发聩,救救孩子吧。

小学老师该不该让学生为自己撑伞?

《吕氏春秋·孟夏纪·劝学》中曰:“师必胜理、行义,然后尊。”意思是,教师为人师表,必须要有渊博的知识和高尚的德行,才能得到别人由衷的尊敬。但是,在这个尽情享受学生撑伞的女老师心中,她觉得这一切都很正常。而且,自己有享受的权力,学生又有撑伞的义务。但是,在她的尊贵之下,却是人们对她的不屑一顾。因为,她在享受学生不辞辛劳的伺候之时,已经失去了一个人民教师应有的品德;因为,她已经向学生误导了权力寻租、自私自利的思想;因为,无论是“为人师表”,还是“人类灵魂工程师”,已经无从谈起;因为,她的言行举止已经与人民教师的要求格格不入。

所以,在互联网上人们纷纷谴责这位女老师的不道德行为;所以,这一事件也给我们广大教师和教育行政主管部门上了一堂师德课;所以,德育教育首先要从老师抓起;所以,师德教育必须从每一件小事做起。而且,一点都不能含糊。尤其是小学老师,更应该以父母之情怀去关爱每一个学生;尤其不能给孩子的心灵深处留下任何阴影。

《礼记·学记》中曰:“善教者使人继其志。”意思是,善于教授别人的人,使别人能继承他的志向。人们常说,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能去私曲就公法者,民安而国治。”这是《韩非子·有度》中的至理名言。大意是,在上的人能够去掉偏私而遵循法度,就会使人民安乐、国家太平。然而,这些对于一个小学教师来说,实在是太重要了。如果一个小学老师能向太阳那样,无私无畏地呵护每一个学生,孩子就能得到阳光的光合作用,他们就能在健康中成长。如果每一位老师能向对待自己的孩子那样,悉心关爱每一个学生,他们就能获得漫长人生中的新起点。他们就会懂得怎样去做人做事,他们就能从老师身上学到很多做人的道理,就能使孩子们明辨是非曲直和美丑的能力。进而,在孩子们的成长过程中,就不会留下任何终生难忘的阴影。

因此,我们对于每一位人民教师的要求都应该严格一些;因此,那些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们,更不应该对自己的言行有任何麻痹思想,而应该更为严格、更为自觉地要求自己。所谓“严师出高徒”,并不意味着老师可以为所欲为,而是老师对待自己更加严格,而毫无任何松懈。只有这样为人师表,严师才能出高徒。否则,都将是空谈。

责任编辑:蔡畅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