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导干部要着力培养战略思维能力(2)

领导干部要着力培养战略思维能力(2)

战略思维的基本要求

战略思维能力,就是高瞻远瞩、统揽全局、善于把握事物发展总体趋势和方向的能力。习近平反复强调,要“观大势、谋大事”,“因势而谋、应势而动、顺势而为”,要“胸怀大局、把握大势、着眼大事”。要做到这些,就必须处理好目的和手段的关系,坚持人民利益的价值旨向;处理好全局和局部的关系,树立自觉维护全局的大局意识;处理好重点和非重点的关系,做到善于抓住重点的统筹兼顾;处理好长远和当前的关系,能够一切放眼于长远的高瞻远瞩。

一是坚持人民利益的价值旨向。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瞻远瞩,依据国内外大局现实情况,提出了一系列治国理政的战略思想,从内政外交各个领域,在军事战略、文化战略、政治和经济建设战略、社会发展战略以及生态文明战略等多个方面,进一步阐明了战略思维的根本价值取向,即根本价值目标必须牢牢定位于人民群众的利益实现上。2012年11月15日,习近平在新一届常委见面会上曾提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老百姓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就是我们的努力方向。”2013年3月19日,习近平在接受金砖国家媒体联合采访时的答问时更是强调,“中国共产党在中国执政,就是要带领人民把国家建设得更好,让人民生活得更好。”2013年12月26日,习近平在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20周年座谈会上强调,“党的一切工作,必须以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为最高标准。检验我们一切工作的成效,最终都要看人民是否真正得到了实惠,人民生活是否真正得到了改善,人民权益是否真正得到了保障。”可见,始终关注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不仅是我们党的唯一宗旨和立党之本,更是当代中国共产党人战略思维价值取向的核心。以人民利益为根本战略价值目标,体现在国际战略上要以维护国家核心利益为导向。2014年3月28日,习近平应德国科尔伯基金会邀请在柏林发表重要演讲时强调,“在事关中国主权和领土完整的重大原则问题上,我们不惹事,但也不怕事,坚决捍卫中国的正当合法权益。”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这一总体战略目标集中体现了人民利益、民族利益和国家利益的价值取向。

二是自觉维护全局的大局意识。进行战略思维,必须围绕实现战略目标正确处理全局与局部的关系,争取全局利益与局部利益的统一,当二者出现矛盾时要牺牲局部利益而保证全局利益。习近平总书记一再重视要善于从全局视角看待问题。2012年11月8日,习近平同志参加党的十八大上海代表团讨论时讲话指出,“要把工作放到大局中去思考、定位、摆布,做到正确认识大局、自觉服从大局、坚决维护大局。”他强调在改革和发展的各项工作中都要有战略思维。在谈到改革工作时,他指出要“善于观大势、谋大事,站在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党和国家工作大局、全面深化改革全局来思考和研究问题”。“全面深化改革是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的重大战略部署,不是某个领域某个方面的单项改革。‘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大家来自不同部门和单位,都要从全局看问题,首先要看提出的重大改革举措是否符合全局需要,是否有利于党和国家事业长远发展。要真正向前展望、超前思维、提前谋局。只有这样,最后形成的文件才能真正符合党和人民事业发展要求。”

三是善于抓住重点的统筹兼顾。进行战略思维,要统筹兼顾,但必须抓住主要矛盾,确定战略重点,不能平均使用力量。这就是我们常讲的:“一子不慎,全盘皆输”,“一招棋活,全盘皆活”。在纷繁复杂的形势和任务面前,在中央政治局第十一次集体学习时,习近平同志强调:“在全面深化改革中,我们要坚持发展仍是解决我国所有问题的关键这个重大战略判断。”全面改革并不是没有重点,2013年11月9日他在《关于〈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说明》中指出,“经济体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在党的建设方面,也要抓住重点。2014年10月8日,习近平出席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总结大会并发表讲话指出,“必须突出重点、聚焦问题。‘伤其十指,不如断其一指。’党中央在谋划这次活动时认为,这次活动的重点是促使全党更好执行党的群众路线,而当前影响执行党的群众路线的要害是作风问题,必须突出改进作风这个主题。而作风又有很多方面,需要进一步聚焦,我们就聚焦到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这些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上。党中央明确提出以反‘四风’为突破口,以点带面,不搞面面俱到,打到了七寸。”

四是一切着眼于长远的高瞻远瞩。进行战略思维,还必须围绕实现战略目标正确处理各个阶段的关系,使当前目标的实现为长远目标的实现创造条件,必要时要牺牲眼前利益确保长远利益。这就是所谓“不谋长远者不足以谋一时”。习近平早在宁德工作离任临别赠言时候就语重心长地指出,“各级领导干部应时刻牢记‘欲速则不达’、‘过犹不及’的道理,克服经济建设中的急躁情绪和短期行为,做长期艰苦的努力。” 他在浙江工作的时候又一次指出,“要统筹兼顾,处理好当前与长远的关系。科学发展观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理论,深刻揭示并凝聚了统筹兼顾的辩证法,是指导各项事业发展的根本指南。我们做一切工作,都必须立足当前、着眼长远。我们强调求实效、谋长远,求的不仅是一时之效,更有意义的是求得长远之效。当前有成效、长远可持续的事要放胆去做,当前不见效、 长远打基础的事也要努力去做。千万不要‘空前绝后’,出现‘前任的 政绩,后任的包袱’,甚至犯下不可补救的过失,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 习近平总书记还一再强调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他指出,“我们要牢记一个道理,政贵有恒。为官一方,为政一时,当然要大胆开展工作、锐意进取,同时也要保持工作的稳定性和连续性”。一张好的蓝图,只要是科学的、切合实际的、符合人民愿望的,就要一茬一茬接着干,干出来的都是实绩,广大干部群众都会看在眼里、记在心里。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朝令夕改,那就什么事情也干不成。领导干部要有“功成不必在我”的思想境界,始终坚持为人民谋利益的政绩观,正确处理大我和小我的关系,长远利益、根本利益和个人抱负、个人利益的关系,多做打基础、利长远的事,不搞脱离实际的盲目攀比,不搞劳民伤财的“形象工程”、“政绩工程”,真正做到对历史和人民负责。

责任编辑:佘小莉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