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城市发展新机会窗口已开启(2)

中国城市发展新机会窗口已开启(2)

城市发展转型正在面临“高端挤压、低端蚕食”的内外压力

特别是以佛山、东莞为代表的出口加工业城市,当产业和技术的积累程度日益接近西方国家生产和技术的前沿时,就会引发西方国家和跨国公司的警觉,从而进行技术和价值链的封锁挤压。而与此同时,其他“金砖国家”、“薄荷四国”和东南亚国家以及我国的中西部地区的劳动力成本优势和政策优势正在吸引越来越多的FD0I向其进行转移,对东部沿海地区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形成了巨大的吸附力。部分出口加工业城市的综合经济竞争力出现小幅下降趋势,转型发展之路正面临阵痛期。

知识城市和宜商城市建设非朝夕之功,“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任重道远

大多数城市仍将精力和优惠政策倾向于大企业集团、知名品牌,而对于草根创业和中小微企业融资问题上关注不够。虽然国家在2014年出台了一系列鼓励创业的便利措施,但是创业难、融资难的问题仍未得到根本解决。许多城市政府仍希望更强大的产业政策,数量化的转型指标强力推动转型,加大投资力度来保持经济增长。因此,从国家层面必须改变这种传统发展理念,加快创新驱动的知识城市建设,以效率持续改进来推动可持续竞争力提升。

造城运动和土地财政难以为继,传统城市发展建设弊端开始凸显

2014年,许多主张大拆大建、大兴土木的地方主政官员相继落马,宣告了以造城运动和土地财政为核心的传统城市发展建设模式的破产。许多地方长期以来过度依赖土地出让收入和土地抵押融资推进城镇建设,加大了地方政府性债务等财政金融风险。摊大饼式的造城运动,导致了城市通勤距离加大和职住不平衡问题,一定程度上加剧了城市病。

生态环境问题日益严重,环境治理刻不容缓

2014年中国城市竞争力指数数据中环境质量的各分项指标得分相对于前两年继续呈现下行趋势。在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的重拳治理下,城市环境质量仍未得到很大改善。越来越多的城市居民对当前的城市环境状况不满,改善环境的呼声愈加强烈,媒体也将2015年寄予厚望为中国环保分水岭。但是环境治理的效果仍然取决于各城市政府在多大程度上牺牲经济增长的速度,以及国家层面的生态建设制度框架、生态补偿机制的建立、排污权交易等环境保护和治理的长效机制。

促进城市可持续健康发展的政策建议

在“新常态”趋势下,新型城镇化本身已不仅仅是社会转型过程的一部分,而且也将是未来中国应对转型发展诸多挑战的重要战略措施。伴随着2015年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工作的全面开展,未来中国的城镇化模式和城市发展转型之路将续写新的篇章。为了促进中国城市的可持续健康发展,特提出以下几点对策建议:

责任编辑:蔡畅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