践行核心价值观是实现中国梦的战略任务

践行核心价值观是实现中国梦的战略任务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战略任务。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就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研究进行第十二次集体学习时强调:“中国梦的宣传和阐释,要与当代中国价值观念紧密结合起来。中国梦意味着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价值体认和价值追求,意味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意味着每一个人都能在为中国梦的奋斗中实现自己的梦想,意味着中华民族团结奋斗的最大公约数,意味着中华民族为人类和平与发展作出更大贡献的真诚意愿。”

一、民族复兴道路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在逻辑的统一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立足基本国情,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社会主义生态文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所倡导的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价值体认和价值追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内在逻辑统一的关系。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来之不易,它是在改革开放30多年的伟大实践中走出来的,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多年的持续探索中走出来的,是在对近代以来170多年中华民族发展历程的深刻总结中走出来的,是在对中华民族5000多年悠久文明的传承中走出来的,具有深厚的历史渊源和广泛的现实基础。追溯中华民族源远流长、世代赓续、历久弥新的历史文化传统,回首近代以来岁月蹉跎但又波澜壮阔的民族复兴历程,我们可以深深地感到,自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的170多年间,我们伟大的祖国经历了刻骨铭心的磨难,我们伟大的民族进行了感天动地的奋斗,我们伟大的人民创造了彪炳史册的伟业,经过艰难困苦、前赴后继的奋斗,不断探索民族复兴的出路,终于走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鸦片战争时期,林则徐发出“苟利国家生死以,岂以祸福避趋之”的呐喊;康有为痛切指出甲午战后中国的形势“犹如火薪之上”,发出“俄北瞰,英西睒,法南瞬,日东眈,处四强邻之中而为中国,岌岌哉”的疾呼,强调“穷则变,变则通”,以维新变法仿行君主立宪;孙中山有感于“方今强邻环列,虎视鹰瞵”的境况,提出“振兴中华”口号,倡导三民主义,发动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帝制。无数仁人志士为了挽救民族危亡和社会进步进行了种种探索,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各种救国的方案都未能成功。

于是,实现民族振兴的伟大使命,历史地落到了中国共产党身上。北伐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在对于时局的主张中认为,我们不单是代表工农的,也是代表民族的,“必须力争整个的民族解放”。 全面抗战爆发后,中共中央在《为日军进攻卢沟桥通电》中指出:“只有全民族实行抗战,才是我们的出路”,号召“筑成民族统一战线的坚固长城”。 抗日战争的胜利前夕,中共七大提出为“建设一个独立的、自由的、民主的、统一的、富强的新中国而奋斗”。新中国的建立,标志着“占人类总数四分之一的中国人从此站立起来了。”这就结束了中国近代以来长达110年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这也就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创造了前提。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持续探索中,中国共产党创造性地开辟了一条适合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并积累了一些重要经验。1954年9月,毛泽东在一届人大一次会议上致开幕词:“我们的总任务是:团结全国人民,争取一切国际朋友的支援,为了建设一个伟大的社会主义国家而奋斗,为了保卫国际和平和发展人类进步事业而奋斗。” 1956年社会主义经济、政治制度以及文化方针的确立,使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中国建立起来。毛泽东指出:“党会经常保持活力,人民事业会欣欣向荣,中国会变成一个大强国而又使人可亲。” 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和社会主义建设的进行,开始了在社会主义基础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征程。但由于“左”的影响和“大跃进”等的失误,我们党对社会主义的探索是在曲折中前进的。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改革开放的新时期。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在邓小平提出的“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历史进程中,奋力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从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和 “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 的基本路线的确立,到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的基本纲领的提出,从党的十六大郑重地把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作为“历史和时代赋予我们党的庄严使命”提交到全党面前,到十八大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系统阐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引领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方向,“使具有五千多年文明历史的中华民族以崭新的姿态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十八大召开之后,习近平总书记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深情阐释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 “这个梦想,凝聚了几代中国人的夙愿,体现了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整体利益,是每一个中华儿女的共同期盼。”强调指出:“全党同志必须牢记,道路决定命运,找到一条正确的道路多么不容易,我们必须坚定不移走下去。”此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战略思想的提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与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两个一百年”战略目标的有机对接,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开拓了实现路径、理论支撑和制度保障。

“历史是最好的老师。”谋求国家的富强、民族的振兴、人民的幸福,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的集中体现。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坚持走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回顾和思考民族复兴之路,对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重要意义。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体现着社会主义道路指向与核心价值的内在统一。对此,我们充满着自信。因为,“站立在960万平方公里的广袤土地上,吸吮着中华民族漫长奋斗积累的文化养分,拥有13亿中国人民聚合的磅礴之力,我们走自己的路,具有无比广阔的舞台,具有无比深厚的历史底蕴,具有无比强大的前进定力。”

责任编辑:董洁校对:张少华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