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新型农业治理体系

构建新型农业治理体系

随着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不断涌现、农业发展方式转变深入推进,我国农业农村发展呈现许多新变化新特征。这要求各地进一步提高推动农业发展的能力,构建新型农业治理体系。

多重转轨:推动农业发展的重大主题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改革步入深水区,农业发展面临的环境更加复杂,新的矛盾和问题不断出现,如“丰年缺粮”呈刚性态势、农产品国内外价格倒挂、耕地退化和水污染加剧、极端气候事件频现等。今年中央1号文件提出,农业农村工作要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继续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全面推进农村法治建设,努力在提高粮食生产能力上挖掘新潜力,在优化农业结构上开辟新途径,在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上寻求新突破。

从目前形势看,推动我国农业农村发展再上新台阶,需要从产业、制度、社会和结构四个方面着力,实现多重转轨:一是加快实现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产业转轨;二是深入推进传统体制向市场体制的制度转轨;三是积极引导传统乡村向现代乡村的社会转轨;四是逐步达成城乡分治向城乡一体的结构转轨。这样的多重转轨进程,涉及深刻的利益调整和矛盾冲突,需要协调好各方关系,促进生产要素在城乡之间顺畅流动,推动形成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工农互惠、城乡一体的新型工农和城乡关系。这就要求从农业经营主体、主导产业、发展方式、宏观管理等方面推进创新,增强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内生动力,建立科学完善的农牧业新型治理体系。

微观重构:倡导利益相关方紧密结合

近年来,工商资本“跨界务农”给农业带来新商业模式,推动了农业现代化进程。但实践表明,除了在良种繁育、大规模标准化养殖和四荒资源开发等特定领域和环节具有适应性,工商资本主导的公司制农业发展模式普遍存在“水土不服”现象。究其原由,主要在于没有充分认识和尊重农业的产业属性。

总结实践经验,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不论是工商企业进入农业,还是农村土生土长的农民合作社、股份合作社,都应建立规范的法人治理结构。在经营主体内部,应构建激励相容、公平合理的利益分享机制,鼓励适时引入溢价返还、村企合作、管理层持股和竞争性奖励等机制,推动微观主体组织创新、制度创新。同时,重视农地流转的后续服务和监管,探索工商企业租赁农地的资格准入和风险防范机制,建立农地流转监测体系,防止农地非粮化、非农化。

产业创新:引导区域特色产业发展

如何发展产业,关系现代农牧业产业体系能否形成,关系能否提高土地产出率。加大产前、产中和产后的纵向整合,强化农牧业和关联产业之间的横向协同,是农牧业产业转型和创新的方向。在生态脆弱地区,发展循环农业是提高资源利用率、形成新型农业治理体系的有效途径。应依靠体制变革、强化科技支撑,形成大农业及其内部各产业间和产业内的良性循环。在农业横向整合中,应顺应农牧业功能演化趋势,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提高产业综合效益。

品牌化是农业产业发展的关键。打造农产品品牌,应深入发掘产品的地域特质,形成良好的市场美誉度,提升产品识别度和竞争力。还应强调,在农牧业领域选择主导产业,发展高附加值产业,有一个基本前提,就是必须坚守口粮安全的底线,确保大宗农产品供应。

责任编辑:蔡畅校对:杨雪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