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空间格局的新态势

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空间格局的新态势

只有不断地进行技术深耕,走“立体式”工业化道路,实现全方位多层次产业技术升级,才能拓展产业和产品的更大战略空间。

中国东、中、西部各地区发展的战略空间都将发生极大变化。过去的交通闭塞地区,可能成为“交通要道”;过去的边远地区,可能成为“国际门户”。

各地区经济发展必须向资源要素、产业技术、地区文化和地缘格局的深度层面进行战略空间拓展,克服过去那种“短、平、快”思维,代之以体现长远眼界、长效目标和长治久安的战略思维。

进入21世纪第二个10年,世界和中国都在发生着深刻变化。其中最重要的是,占世界人口1/5左右并居于世界地缘政治格局中极为重要地位的中国,已进入了大国崛起最重要的历史关头。一方面,中国国内各地区的发展还要继续“追赶”发达国家,摆脱近200多年来身处世界平均数之下的经济发展“洼地”的状况;另一方面,中国一些地区已开始接近和进入经济发达地区的门槛,不断隆起地区经济“高地”。可以预见,随着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的基本态势将深刻改观,其发展战略空间也将发生重大变化。科学判断形势,确立与之相适应的发展战略思维,对于引领各地区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于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空间的变化,有以下几个问题尤其值得观察和研究。

资源要素空间:培育经济活动的持续盈利空间和便利性空间,是实现各地区经济发展的关键之一

中国经济过去30多年的高速增长,主要依赖于“有水快流”和“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式地大量投入资源要素。各地区都从发挥资源和区位优势入手,通过拓展资源要素空间获得了经济增长推力:矿产采掘、土地开发、大量建房、各类开发区建设……很快形成了巨大的生产能力,各地城乡面貌也大为改观。但是,越来越多的地方也有似乎相反的情况:能源资源供大于求、房屋空置、开发区招商困难……“缺人”反倒成为发展中的突出问题。例如东北地区以及许多中小城市,已经明显感受到“缺人气”所产生的制约和要素瓶颈;有些地区(城市)为了达到规划人口规模,只能依靠扩大辖区面积和合并周边市县,或者把更多的市县变为大城市的“区”,从而造成人口众多的“大市”表象。这表明,各地区的发展过度依赖于快速地、大量地资源要素投入,而与经济活动的密集程度不相适应,导致空间吸引力不足。矿藏资源、土地资源、环境资源的大量开发投入,反而扭曲了原本具有优势的资源要素空间结构,资源优势进而成为经济劣势,例如产煤大省山西、资源密集产业地区东北三省,经济活动反而缺乏活力。

实际上,上述资源空间问题直接表现为经济活动“盈利空间”的狭窄,即资源的大量投入尽管可以获取“一次性”盈利,却未能有效地转化为经济活动持续性盈利的空间。因此,增强地区发展的资源要素有效空间,即培育经济活动的持续盈利空间和便利性空间,是实现各地区经济发展的关键之一。实行以形成经济活动低密集度空间为导向的区域发展战略,并非完全没有可能性。只有自然环境、人文环境与人类活动密度的相互关系达到维持经济活动一定的盈利空间和便利性空间的水平,才能实现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产业技术空间:地区的发展不再是在同一产业技术层面上攀比拥挤,而是在多维的技术空间上展现其千姿百态

各地区资源要素开发未能形成经济发展更大的战略空间,特别是有效的盈利性空间的另一重要原因是产业技术空间的拓展相对迟缓。中国产业发展走的是“开阔地推进”的“平推式”工业化路径,即迅速进入和拓展具有大规模市场空间的产业,在扁平的技术层面上进行“低成本替代”的模仿性创新,通过生产大量具有较高性价比的产品,占据市场份额。以规模“大”论英雄,往往可在短期内就获得显著的商业成就。但这样的技术路径导致了中国企业的产业和产品的技术空间狭窄,差异性小,替代性非常强,在激烈竞争中迅速接近低利润甚至零利润边界。当前严重的“产能过剩”现象,实际上就是产业技术空间狭窄的表现。

责任编辑:佘小莉校对:郭浩最后修改: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