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几年前,水清得可以看见水底的小鱼。那时,一群小伙伴“扑通扑通”跳下河,用自制的小网兜捞一些泥鳅上来,拿回家就是一盘好菜。然而,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小河里再也看不见孩子们戏耍和抓鱼了,取而代之的是远远传来的恶臭和一片片垃圾……
什么时候家乡的小河还能清清如许呢?
2015年4月16日,国务院正式印发《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以下简称《计划》),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国水污染防治工作的行动指南。10条、35款、76项、238个具体措施,把政府、企业、公众攥成一个拳头,向水污染宣战。今日,本报为您详细解读这项行动计划。
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 推进水环境治理的路线图
《计划》是以环境质量为核心,对区域性、流域性等水体抓好两头,尽一切力量保护好饮用水源地等优质水体,同时打好劣五类水体的攻坚战,抓两头带中间,让老百姓感受到环境治理的成效,是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推进水环境治理的路线图。
《计划》第一次对2020年、2030年、2050年做了规划编制。其中,2020年涉及全面小康,2050年涉及美丽中国,是两个重大历史坐标。《计划》对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做了具体部署,对工业、农业、城镇生活和交通源做了具体安排,同时对地表水、江河湖海都做了安排,在全国范围内做了多要素的统筹。
《计划》提出水治理目标,到2020年,全国水环境质量得到阶段性改善,污染严重水体较大幅度减少,饮用水安全保障水平持续提升,地下水超采得到严格控制,地下水污染加剧趋势得到初步遏制,近岸海域环境质量稳中趋好,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区域水生态环境状况有所好转。到2030年,力争全国水环境质量总体改善,水生态系统功能初步恢复。到本世纪中叶,生态环境质量全面改善,生态系统实现良性循环。
也进一步明确了主要指标,到2020年,长江、黄河、珠江、松花江、淮河、海河、辽河等七大重点流域水质优良(达到或优于Ⅲ类)比例总体达到70%以上,地级及以上城市建成区黑臭水体均控制在10%以内,地级及以上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水质达到或优于Ⅲ类比例总体高于93%,全国地下水质量极差的比例控制在15%左右,近岸海域水质优良(一、二类)比例达到70%左右。京津冀区域丧失使用功能(劣于V类)的水体断面比例下降15个百分点左右,长三角、珠三角区域力争消除丧失使用功能的水体。到2030年,全国七大重点流域水质优良比例总体达到75%以上,城市建成区黑臭水体总体得到消除,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水质达到或优于Ⅲ类比例总体为95%左右。
用水环境保护 来倒逼 经济结构的调整
解决水污染的问题,包括环境污染的问题,必须在经济发展中、生产消费中解决,要源头减量,全过程管理,倒逼结构调整,促进经济绿色循环发展。
《计划》要求狠抓工业污染防治。取缔“十小”企业。全面排查装备水平低、环保设施差的小型工业企业。2016年底前,按照水污染防治法律法规要求,全部取缔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小型造纸、制革、印染、染料、炼焦、炼硫、炼砷、炼油、电镀、农药等严重污染水环境的生产项目。
“对违法企业实行‘红黄牌’管理,就是说对超标和超总量的企业下‘黄牌’警示,一律限制生产或停产整治;对整治仍不能达到要求且情节严重的企业下‘红牌’处罚,一律停业、关闭。”呼伦贝尔气象局副局长刘喜元表示。
对造纸、焦化、氮肥、有色金属、印染、农副食品加工、原料药制造、制革、农药、电镀等十大重点行业,实施清洁化改造。新建、改建、扩建上述行业建设项目实行主要污染物排放等量或减量置换。2017年底前,造纸行业力争完成纸浆无元素氯漂白改造或采取其他低污染制浆技术,钢铁企业焦炉完成干熄焦技术改造,氮肥行业尿素生产完成工艺冷凝液水解解析技术改造,印染行业实施低排水染整工艺改造,制药(抗生素、维生素)行业实施绿色酶法生产技术改造,制革行业实施铬减量化和封闭循环利用技术改造。
《计划》主抓重点地区。强化经济技术开发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出口加工区等工业集聚区污染治理。集聚区内工业废水必须经预处理达到集中处理要求,方可进入污水集中处理设施。新建、升级工业集聚区应同步规划、建设污水、垃圾集中处理等污染治理设施。2017年底前,工业集聚区应按规定建成污水集中处理设施,并安装自动在线监控装置,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区域提前一年完成;逾期未完成的,一律暂停审批和核准其增加水污染物排放的建设项目,并依照有关规定撤销其园区资格。
《计划》强调节水减污,源头减量。坚持节水就是减污,把再生水提到比较高的地位。很多地区一方面水资源短缺,另一方面大量再生水没有得到很好利用。《计划》指出,以缺水及水污染严重地区城市为重点,完善再生水利用设施,工业生产、城市绿化、道路清扫、车辆冲洗、建筑施工以及生态景观等用水,要优先使用再生水。
《计划》强调调整产业结构和布局,要求自2015年起,各地要依据部分工业行业淘汰落后生产工艺装备和产品指导目录、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及相关行业污染物排放标准,结合水质改善要求及产业发展情况,制定并实施分年度的落后产能淘汰方案,报工业和信息化部、环境保护部备案。未完成淘汰任务的地区,暂停审批和核准其相关行业新建项目。在空间布局上,要充分考虑水资源、水环境承载能力,以水定城、以水定地、以水定人、以水定产。重大项目原则上布局在优化开发区和重点开发区,并符合城乡规划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