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观不同致使日德两国领土政策的相异

历史观不同致使日德两国领土政策的相异

1945年,德军总参谋长签署无条件投降书。

1945年,德军总参谋长签署无条件投降书。

日本天皇宣布接受《波茨坦公告》,向盟国投降。

日本天皇宣布接受《波茨坦公告》,向盟国投降。

2015年3月9日,德国总理默克尔在访问日本时郑重地向日本指出,“正视历史是(同邻国)和解的前提。”日本安倍内阁外相岸田文雄则立即回应道:“日本与德国在二战中做了什么,以及各自邻国等情况各不相同,不应拿两国做比较。”日本与德国均为发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罪魁祸首,都是在中美英苏反法西斯盟国的打击下战败投降。战后,日德也都在盟国占领下对战争势力进行了整肃和清算,在此基础上进行了民主化和非军事化改革,走上了和平发展之路。但战后在领土问题上,德国能与周边国家和平解决,而日本却与中、韩、俄等邻国领土争端不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两国对待侵略战争的历史观不同,导致对邻国领土政策的相异。

战后德国对战时纳粹的战争罪行有着深刻的反省。1951年9月27日,西德总理阿登纳在联邦议会演说中旗帜鲜明地指出,“纳粹以德国人民的名义犯下了滔天罪行。”1970年12月7日,联邦德国总理勃兰特访问波兰时,冒着严寒来到犹太人殉难者纪念碑前,长跪不起,向被德国纳粹杀害的数百万犹太人表示深切的哀悼和真诚的忏悔。1994年8月1日,德国总统赫尔佐克在波兰纪念反法西斯华沙起义50周年纪念仪式上诚恳地表示:“我在华沙起义的战士和战争受害者面前低下我的头,我请求你们宽恕德国人给你们造成的痛苦。”德国议会决定把每年的1月27日定为纳粹受害者哀悼日,5月8日定为德国人民的解放日。德国对侵略战争的彻底认罪和反省,赢得了邻国和欧洲各国的政治信任,也获得了自身发展的良好外部环境。

同是战败国的日本却对侵略战争不认罪,不反省,总是遮遮掩掩。日本的政治家中除前首相细川护熙、村山富市等以外,大多数人不愿意承认战中日本进行的是侵略战争,甚至还有一些人对侵略战争不以为耻,反以为荣。1972年9月29日,《中日联合声明》中日方对战争的表述是:“日本方面痛感日本国过去由于战争给中国人民造成的重大损害的责任,表示深刻的反省。”是什么性质的战争?日方避而不谈,连当时积极推动中日复交的日本首相田中角荣,也不愿承认日本进行的是侵略战争。日本不少内阁大臣不是像德国政要那样利用一切机会向受害国人民道歉、谢罪,而是一有机会便否定侵略战争的性质,甚至公开美化其战争罪行。1988年4月,日本内阁国土厅长官奥野诚亮公然宣称,“日本没有侵略意图”“在南京大屠杀碑前放置着中国人的白骨和日本军刀,……这不是为了日中友好”。1990年11月,日本前内阁运输大臣石原慎太郎同样认为,“虽然外界传说日本军在南京屠杀中国人,可是事实并非如此,这完全是中国方面捏造的话题。”2002年1月,日本前防卫厅长官野吕田竟认为,“由于日本进行了大东亚战争,才从根本上消灭了欧美列强在亚洲推行的殖民主义政策。”侵略无罪,侵略有功,这就是日本许多政要的战争观。从1978年起,参拜供奉有东条英机等14名甲级战犯“灵位”的靖国神社,成了日本内阁大臣和议员祭奠侵略战争亡灵、为侵略战争翻案的重要场所,现任首相安倍晋三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日本还在教科书中篡改侵略战争的历史。日本部分政治家的所作所为,严重伤害了受害国中国和亚洲人民的感情,影响了日本与亚洲各国的关系,也成为日本与邻国之间长期存在领土争端的重要根源。

责任编辑:郭浩校对:佘小莉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