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拜“神树”徒增学生精神负担
高考临近,各种祭拜上演。比如有的学生在孔子神像前进行祭拜,希望自己能够考出好成绩;比如家长祭拜“神树”,也是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考出一个好成绩。然而,我们必须清楚的是,成绩好坏与否并非取决于你的祭拜,而在于平时的努力和付出。由此可见,家长纷纷参与到祭拜“神树”的行列中,不仅不能够对学生起到任何积极作用,反而会增加学生的精神负担。因为对于孩子们来说,他们面临着高考,本身的神经已经紧绷起来,再次加上家长们的祭拜“神树”活动,无疑更加带来了紧张的气氛。所以,与其祭拜“神树”,不如让孩子释放心情,以轻松姿态上考场。
当然,家长们的蜂拥而至,也从一个侧面说明了高考对于孩子的重要性。重提“独木桥”的意义也在此。高考之于人生到底意味着什么?这在家长们的眼中无疑显得至高无上,笔者也是经历过高考的人,当年的成绩并非理想,只是进入到一个普通本科学校就读。每次回望的时候,依旧能够感受到高考对于自己人生的价值。或许说,如果没有高考制度的话,可能就依旧在延续着父母“面朝黄土背朝天”的路数,而借助高考,能够走出乡村,来到城市,开启一段新的旅程。而在这个过程中,父母并没有对自己寄予太多的精神负担,尤其记得高考前夕,父亲用刘欢的《从头再来》中“只不过是从头再来”宽慰我,意思很明确,如果考不好,不过就是复读嘛。
而这些拜“神树”的家长们,无论是跟风还是心理上求得安慰,都会给孩子的心理上带来很大的负担。面临高考的学生,需要的不再是紧绷的神经,而是轻松的人生态度。即无论考试的结果好与坏,都是对自己过去付出和努力的检验罢了。考得好,说明平时付出较多;考得不好,也说明自己发挥不好罢了。一方面,学生们需要接受现实,不能因为家长拜“神树”就觉得必须考出一个好成绩来,否则,就对不起家长;另外一方面,每个学生都应该对自己的成绩心中有数。有底气,也有理性认识,唯有如此,才能够坦然面对人生起落,犹如面对着高考这样的人生检验一样。
所以,家长们还是不要这样跟风,加入到拜“神树”的活动中。与其如此,不如做点实际的,让孩子们真正变得轻松起来入手,能够不断增强学生们面对人生起伏的态度。否则,当孩子们被一个接着一个推动“独木桥”上的时候,注定会有人“落水”,而让那些“落水”的勇敢爬上岸才是每个家长应该做的事情。而不是凭空增加孩子的精神负担,让他们变得忧心忡忡。
高考生家长抢拜“神树”烧旺教育功利化之火
抢拜“神树”,不过是家长们但求心安之举罢了。7000名高考落榜生在毛坦厂中学整整一年的煎熬,为的不就是即将到来的高考么。只要能考上,家长们在山村里一年艰辛陪考就没有白费。曾经经历过高考或家中有考生的家长应该都能理解祭拜“神树”的逻辑。毕竟,在很多人看来,考上大学某种程度上就意味着个人的前途和家庭的长远收益,而即将开始的高考是实现“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最为公平的手段。
毛坦厂“神树”的香火越旺,透露出的通过高考上大学改变命运的思想就越突出。然而,这实在是对大学的误解。大学教育本质上并不承担让人改变命运,实现逆袭和走向成功的职能,其全部意义是培养一个完整的现代人,让人能够以更高的素养和文明程度适应这个社会。然而,在“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的传统思维之下,很多人将读大学看成赚大钱、坐豪车必经手段,上大学和拿高薪、取厚禄等画上等号。大学教育被赋予了极强的功利性。于是乎,为了考上大学,诞生了毛坦厂中学、衡水中学这样的巨无霸,也产生烧香拜佛祈求保佑的高考世相。
可以想见,在将大学教育目的功利化的背景下,毛坦厂中学复读生会越来越多,“神树”的香火也会年复一年的燃起。当然,这些都是考生和家长的个体选择,他人无权干预。只不过,将大学教育目的简化为好工作、有前途的社会思潮也需要纠正了,是时候用一盆冷静之水浇灭功利之火了。而这既需要拓宽年轻人的上升渠道,让上大学成为重要但不唯一的成功途径,更需要改变浮躁的社会环境,让人们不再功利,让教育成为还原本色。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