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恩格斯和列宁对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的丰富和发展(5)

核心提示:作为马克思最亲密的战友、最伟大的朋友,恩格斯不仅与马克思一起奠基、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更在马克思去世后继续进一步丰富、发展和完善了其意识形态理论,除了整理出版《资本论》等马克思的遗稿外,还承担起领导国际工人运动的重任。

(三)意识形态的党性原则和阶级性

作为一个政党的固有本性,党性是是无产阶级政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最本质特征,也是阶级性最高和最集中的表现和升华。正如列宁所说,“党性是高度发展的阶级对立的结果和政治表现。”[42]“在经验批判主义认识论的烦琐语句后面,不能不看到哲学上的党派斗争,这种斗争归根到底表现着现代社会中敌对阶级的倾向和思想体系。”[43]他在这里所说的思想体系就是意识形态,引导大家进一步认清作为一种意识形态的哲学中的党性原则以及党性和阶级对立、阶级斗争之间的关系。在他看来,意识形态具有鲜明的党性原则,唯物主义本身就包含有党性,要求在对事物及其变化进行任何评价的时候都必须直接、公开和立场鲜明地站到一定的社会集团的立场上。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都有自己的意识形态,代表着不同阶级的利益,并且两大意识形态之间是根本对立的,从无产阶级意识形态诞生之日起就展开了斗争。党性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区别于资产阶级意识形态的鲜明特征,意识形态党性理论是列宁对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的一个重大贡献。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就是在对资本主义意识形态进行剖析、批判的基础之上一步步发展成为科学、先进、合法并且具有广泛、强大影响力的意识形态,应该而且要敢于主动承认自己的阶级性。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作为上层建筑,是用来指导和确定无产阶级领导革命的方式、方法,其政治功能首先就体现在无产阶级的阶级意识及其政党的党性原则。上层建筑的这种党性以及其表现出来的革命性、战斗力,正是意识形态最突出的功能体现,也是列宁意识形态思想的最鲜明特性之一和理论基石。无产阶级要战胜资产阶级,就必须反对资产阶级宣传的“无党性”思想,要勇于同一切资产阶级的思想体系作坚决斗争,要敢于进攻并摧毁资产阶级意识形态,这样才能彻底消灭资本主义制度。

列宁还鲜明地指出和强调了意识形态的阶级性,并指出阶级性就是意识形态的本质特征,应把意识形态的阶级性与党性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之上,使得意识形态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占据了越来越重要的位置。他认为,只有当全国整个工人阶级的一切先进人物都意识到自己是属于一个统一的工人阶级,不是同个别厂主进行斗争而是开始同整个资本家阶级和维护这个阶级的政府进行斗争的时候,只有工人意识到自己是整个工人阶级的一员,他每天同个别厂主和个别官吏进行小的斗争就是在反对整个资产阶级和整个政府的时候,工人的斗争才是真正的阶级斗争。意识形态的根源依然是社会存在和经济关系,其不是社会主义的思想体系就是资产阶级的思想体系,没有处于两大对立的思想体系中间的意识形态,不存在任何非阶级或者超阶级的意识形态,人类也从来没有创造过任何的“第三种”思想体系。他所说的社会主义的思想体系就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在提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概念的同时,深刻剖析了意识形态的不可掩盖的阶级性,对消除当时社会上的一些错误认识起到了正本清源的作用。在1908年4月写出的《马克思主义和修正主义》中,他旗帜鲜明地指出:“马克思的学说直接为教育和组织现代社会的先进阶级服务,指出这一阶级的任务,并且证明现代制度由于经济的发展必然要被新的制度所代替,因此这一学说在其生命的途程中每走一步都得经过战斗,也就不足为奇了。”[44]这里就是强调意识形态鲜明的阶级性,社会主义制度取代资本主义制度的必然性。列宁为什么如此强调意识形态的阶级性?这是因为他深刻而清醒地认清了当时俄国革命实践的复杂性、残酷性,是从如何使工人运动不受资产阶级意识形态的侵害、腐蚀、毒害的角度出发去认识、考虑问题的,是从如何保护好无产阶级革命的成果、如何才能真正建立无产阶级政权的高度去研究和解决问题的。他认为,无产阶级必须拥有强大的意识形态武器并且用其向人民展示自己专政的合理性,从而在思想理论、指导观念上对人民进行正确引导,才能真正巩固新的无产阶级政权。他特别强调指出:“对社会主义思想体系的任何轻视和任何脱离,都意味着资产阶级思想体系的加强。”[45]不仅明确警醒了单纯依赖自发性的不确定性和危害性,而且在指出自发性很可能会导致工人运动受资产阶级意识形态的影响甚至支配的同时,剖析了意识形态领域无时无刻都存在斗争及斗争的隐蔽性、长期性、复杂性,强调了只有不断加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教育才能引导工人运动沿着正确道路前进。列宁在这里虽然没有提出意识形态能力建设的概念,却已经初步提出了不断加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能力建设的理念,这是对马克思、恩格斯的意识形态概念的继承和发展,也为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添入了新的科学成分和指导革命实践的积极内容,是其发展中的一个里程碑。

三、从列宁到斯大林时期的意识形态建设探索

作为苏联革命的伟大领袖和苏联意识形态思想的旗手,列宁第一个提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概念,率先提出了加强意识形态能力建设的理念,并最早提出要加强意识形态的制度建设、注重意识形态安全等思想,奠定和确立了苏联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思想形和主要理论。列宁一直非常注意巩固、加强和提高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影响力、感召力,使得马克思主义在苏联意识形态领域的主导地位一直没有动摇。作为其思想和事业继承者的斯大林,在保持对意识形态领域的绝对权威性和强大控制力的同时,也出现了专制、僵化等问题。认真梳理和分析从列宁到斯大林时期的意识形态建设探索得失,是进一步发展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的重要任务。

(一)列宁对意识形态制度建设的探索和贡献

意识形态制度建设是列宁最早提出的,也是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发展中的一个新高度,是一次重大理论创新。并且,意识形态制度建设与意识形态能力建设紧密相关、密切相连、相互促进、共同发展,成为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的核心内容。作为社会制度建立的思想指南和理论先导,意识形态认同是社会制度认同的重要前提和基础,意识形态制度建设是社会制度建设的重要基础和中心。必须“把政治鼓动扩大到必要程度的基本条件之一,就是组织全面的政治揭露。不进行这样的揭露,就不能培养群众的政治意识和革命积极性。”[46]通过彻底揭露、批判资产阶级意识形态培养广大人民群众的政治意识和革命积极性、主动性,从而建立起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列宁认为,意识形态制度建设的一个重要、主要任务与目的就是要用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来统一工人、农民等广大革命群众的思想、行动,引导和激励其为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不懈奋斗和作出贡献。无产阶级政党是意识形态制度建设的核心力量和主力军,以工人阶级为代表的广大人民群众是意识形态制度建设的主要对象和重要依靠力量,应该通过宣传、教育、鼓动以及批判等方式团结、引领、鼓舞广大人民群众,努力明确社会主义思想、大力提高阶级觉悟、坚定革命信心决心和增强各方面的组织性等,以巩固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政权和社会主义制度。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