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女与博导妈合发论文,又挑战大家的认知了
有些事物和知识,是不能混搭在一起的;有些研究项目和有没有写作能力是两个截然不同的概念,不仅不能偷梁换柱,而且,也不能掩耳盗铃。因此,高三女生和自己具有博导学术水平的母亲合发论文,不是似乎有些不妥,而是绝对不可以。因为,其女儿只不过是一个高三学生,而不是一个随从其母亲从事科学研究的研究人员;因为,其女儿就是有天大的本事,也不可能在高中课程和研究项目方面两不误。如果是那样,这位博导母亲一定是为人类生下了一个天才的女儿。
然而,我们不禁要问吴宁博导:女儿学习成绩很优秀和有能力写学术文章能划等号吗?绝对不是的。而且这篇论文好像具有很特别的学术价值和研究价值,绝不是一篇极为普通的文化知识方面的论文。从我们的认知来看,这是一篇具有较高学术价值的论文,而不是可有可无的论文。一个就读于紧张而又紧张的高三学生还有闲暇和母亲一起专心从事具有很高专业水平的理论研究,的确让人刮目相看。而且,让人钦佩。
然而,这似乎有些难以令人置信。因为,吴宁的辩解很苍白,她说:“她有这个能力写文章。我们是书香世家,有家学渊源。孩子从小就读四书五经,受这方面熏陶,况且她成绩很优秀。”如果仅凭这些话语就让公众相信她的女儿不一般,而且是出类拨萃的天才。因为她女儿很好地继承了她的遗传基因,所以,她的女儿那是天资聪明。而且,她的女儿是超凡脱俗的学术研究高手。
然而,我们公众真的不知道有能力写文章和有能力深入进行某领域的学术研究有什么必然联系。而且,书香世家也不是她女儿的一块遮羞布。然而,我们也实在不明白“有家学渊源”和有能力写出具有顶尖学术论文之间有什么必然联系。如果非要把这些难以让人相信的东西生拉硬扯在一起,我们想让吴宁博导列出她女儿就读高三的课程与完成作业的精确时间。而且,要列出自己女儿与母亲共同完成学术论文的具体写作时间。也就是说,要有让公众相信的证据与理由。
再者,其女儿作为学术论文的第一作者是名副其实的真才实学,还是其母亲蓄意拔苗助长的感情冲动,我们不得而知。但是,按照通常惯例,作为学术论文的第一作者具有独立完成学术研究和论文写作的能力与水平。而第二作者,只不过是对该学术论文的写作提供过某些意见与建议。而且,充分表明了第一作者的学术虚心谨慎精神,以及学术严谨的良好学风。
然而,果真如此的话,吴宁博导的女儿也可以破格晋升为博士生导师了。而绝不是让其女儿委屈于高三学生的学术级别。
《吕氏春秋·孟夏纪·劝学》中曰:“师必胜理、行义,然后尊。”意思是,教师为人师表,必须要有渊博的知识和高尚的德行,才能得到别人由衷的尊敬。吴宁女士作为大学里的博士生导师,应当为人师表,并以其纯洁的社会公德为榜样,并以其人类灵魂工程师的道德自律精神严格要求自己和自己的女儿。绝对不要做有违社会公德的事情。只有吴宁女士做到清者自清,才能让她的学生和社会公众尊敬她。否则,那是不可能的事。
《管子·权修》中曰:“终身之计、莫如树人。”意思是说,人一生最重要的事莫过于培养人。而培养人,不在于寄希望他们能谋得多大的官位,而在于他们是否能对自己负责,是否敢于担当社会责任。因此,我们真诚地希望吴宁女士的女儿具有名副其实的真才实学能力与学术水平,而绝不是被其母亲越俎代庖的伪君子。而且,我们更不希望吴宁女士利用自己在学术界的影响力,为其女儿谋取私利。因为,那绝不是一个人类灵魂工程师所应做的事情。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