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示与思考】
上阵父子兵,搞科研也不拒“母女情”。母女合写论文,原本应该是一段佳话,何以引来作假质疑?无非还是由于其中有着太多的巧合:其一,论文的选题恰好发挥了母亲的特长,吴宁主持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后期资助项目“安德烈·高兹的生态学马克思主义”,而论文的选题恰属她的主要研究方向;其二,论文恰好满足高校自主招生优先条件。由于论文的发表,使张某刚好符合武汉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招生简章中对报名学生“优先考虑”的要求;其三,论文发表的时间恰到好处。这篇论文和另一篇类似的论文,均在今年2、3月发表,而2月底正是教育部要求各自主招生试点高校公布今年招生简章的截止日期。如此多的“恰好”,难免令人生疑:这一切都只是“巧合”,还是经过了精心的筹划?面对诸多疑问,有关部门不能沉默,要用铁的事实来为公众廓清迷雾。这样,一方面可以还母女以清白,另一方面也是维护高考公平的需要。所以,当务之急是组织有关专家进行论证,看一看张某是否具有这方面的才能。
是骡子是马拉出来溜溜,这是解决争议的最好方式。吴某的女儿究竟能否写出如此深奥的学术论文,仅靠吴某的辩解是苍白的,只信公众的怀疑也是不公平的,只有权威部门作出公正的结论才能真正打消公众的疑虑。
自主招生事关高考公平,千万马虎不得,所以,教育部门有责任和义务彻查此事,以正视听。另外,有关部门还需对高考制度“打补丁”,防止类似问题再次发生才更有意义。
欢迎继续关注经典案例。
(转载请注明来源:宣讲家网站71.cn,违者必究。)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