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创中心呼唤“大科普”

科创中心呼唤“大科普”

“科技创新的先进理念和全民的科技创新意识和创新素养”是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的特质之一,而这种特质恰恰是需要通过科普工作来实现的。科普工作要始终围绕“科技创新”这个核心展开,树立“大科普”理念、构建“大科普”格局。

科普工作是科创中心建设的社会基础性工程

科学普及与科技创新是科技事业的一体两翼。上海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科技创新是核心,而科普工作就是其社会基础性工程。重视科普工作,做好社会基础性工程,从全世界范围来看这已是共识,在科创中心建设中,科普工作的社会基础性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的支撑作用:

——提供社会基础支撑,提高公众科学素养。科创中心建设需要全社会形成良好的创新氛围和创新文化。新时期的科普工作正是充分依托各类科普载体,促进公众参与科技创新活动,了解最新科学发展动态,提高公众科学素质,引导形成良好的创新导向,从而为上海建设全球科技创新中心提供社会基础支撑。

——提供人才资源支撑,实现持续造血功能。科普工作通过覆盖了各个人群的非正式教育、能力提升培训来培育潜在的卓越科技人才队伍,为上海建设全球科技创新中心提供人才资源支撑。

——提供创新动力支撑,催化科技成果转化。科创中心建设要求有创新成果向生产力转化的优质平台和良好机制,科普工作可以通过构建创新联动格局,在很多技术还没有广泛应用的时候,通过技术集成创新向公众进行科普展示,从而为科技创新成果向生产力转化提供催化剂。

——提供文化环境支撑,营造创新文化氛围。制度、经济、人力和文化是全球科技创新建设的四大支撑条件。科普工作通过构建以科学精神和科学思想为核心的创新文化,向社会张扬科学理性,培育科学的思维与行为方式,为上海建设全球科技创新中心提供文化环境支撑。

科创中心建设要求科普工作进行全方位创新

创新驱动发展的关键是科技创新,基础在于全民科学素质。因此科普工作已被提高到一个新的战略地位,成为创新驱动战略的强大引擎,这就要求科普工作围绕“科技创新”这个核心展开,从传播方式、传播选题、运营模式、科普主体等方面进行全方位的创新。

传播方式创新成为科普满足个性化需求的必然趋势。以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为标志的信息技术革命使得科学传播变得无比高效、充满乐趣;云计算、大数据等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使得泛在、精准、交互式的科普服务成为现实。科普信息化已成为适应信息化社会发展、满足公众个性化需求的必然趋势。

传播选题创新成为科普具有持续吸引力的制胜法宝。科普工作要及时跟进社会热点和前沿科学,结合最新的展示技术和展示手段,挖掘科普内容的广度与深度,保证传播内容的前沿性和先进性,为公众提供更为广阔的文化视野与全新的科普体验。

运营模式创新成为科普迸发新活力的重要因素。国家明确要求“科普工作要依托社会各方力量,创新和探索建立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互利共赢、良性互动、持续发展的科普服务供给新模式”。

社会化机制创新成为科普实现大发展的必然要求。“政府推动+社会参与”是整合科普资源、推动科普发展的有效形式。因此,当前科普工作需要广泛动员社会团体、民间、高科技企业共同参与科普建设,进一步建立完善的大联合大协作的科普工作机制,使科普成为社会化的科普。

责任编辑:郭浩校对:佘小莉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