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外交策略的布局与破局(2)

中国外交策略的布局与破局(2)

破局:提出“一带一路”的宏大战略构想,这个战略思想既是经济层面的,又是政治层面的,极具前瞻性,是一个跨越时代的外交战略。

“丝绸之路经济带”:2013年9月,在哈萨克斯坦纳扎尔巴耶夫大学演讲时,习近平主席首次提出共同建设“新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战略构想。习近平在演讲中强调,中国希望同中亚国家不断增进互信、巩固友好、加强合作。他更提出双方可以用创新的合作模式,共同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我的家乡中国陕西省,就位于古丝绸之路的起点。站在这里,回顾历史,我仿佛听到了山间回荡的声声驼玲……”习近平回顾了拥有两千多年历史、连接欧亚的古丝绸之路。两千多年的交往历史证明,只要坚持团结互信、平等互利、包容互鉴、合作共赢,不同种族、不同信仰、不同文化背景的国家完全可以共享和平,共同发展。

“海上丝绸之路”:与此同时,在2013年10月访问南亚并出席印尼巴厘岛APEC峰会时,习近平在印度尼西亚国会发表题为《携手建设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的重要演讲,倡议筹建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愿同东盟国家发展好海洋合作伙伴关系,共同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

“一带一路”的巨大意义在于,一是从地缘上,一带一路战略把原来搞的上海合作组织、欧亚经济联盟、中国—东盟“10+1”机制都统筹起来了,彻底改变了之前点状、块状的发展格局,而且横向贯穿中国东部中部和西部,纵向链接主要沿海港口城市,并且不断向中亚、东盟延伸;二是另辟新径,防范美国,避开美国;三是助中国可持续发展;四是以文化将各地区凝聚起来。

新时期中国外交布局非常成功,影响了世界政治格局,中国没有动摇世界秩序,便成世界第二大国。英国《金融时报》2014年3月刊登题为《在和俄罗斯打交道时借鉴中国经验》一文,作者为新加坡国立大学教授马凯硕。他问道:为什么中国没有动摇世界秩序便成为世界第二大国,这几乎是一个地缘政治奇迹。中国是怎样办到的呢?这就是中国高超的外交战略,采取“与邻为善”、“克制战略”,以及与大国平等竞争,说到底,一个和平的周边国际环境,使得中国迅速发展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三个峰会之后,中国将成为全球领袖从北京的APEC会议到缅甸的南亚峰会,再到澳大利亚的20国集团首脑峰会,习近平主席和李克强总理先后发起了一场外交“闪电战”,与美国达成了气候变化和军事协议,还与日本缓和了关系,并且与东南亚国家商谈签署“睦邻友好合作条约”,并为国际反腐合作铺平了道路。

APEC会议,中国成为国际规则的制定者。2014年11月11~12日,在北京成功举办了APEC会议,这次会议中国不但是会议的东道主,而且是许多亚太国际规则倡导者与制定者。诸如会议批准的《APEC推动实现亚太自由贸易区路线图》,申明通过实施路线图,在完成现有路径基础上建成亚太自贸区;与会国家共同找到支撑亚太经济的五大新支柱,即经济改革、新经济、创新增长、包容性支持和城镇化;开辟了一系列全球性问题的合作新领域,像反恐、气候变化、大规模流行性疾病、自然灾害等,尤其是会议支持中国起草并通过的《北京反腐败宣言》,各方决心携手打击腐败行为,拒绝成为腐败分子及其非法资产的避风港;由中国倡导主持“加强互联互通伙伴关系”东道主伙伴对话会,邀请了中国周边7个国家领导人及2个国际和地区组织的负责人出席,中国宣布设立丝路基金,提速“一带一路”建设等。中国主办的这次会议成为历届APEC会议最为成功和完美的会议。此外,中国还广泛开展与大国的双边外交。

第一,会议期间,美国总统奥巴马任内第二次对华进行国事访问,双方就共建中美新型大国关系的目标进行了非常有益的探讨,习主席提出六点建议,得到美方的积极回应。双方还就两国各领域务实合作达成一系列重要共识,尤其是中美久气候及军事领域的合作达成重要共识,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和赞赏。

第二,习近平主席与俄罗斯总统普京实现了2014年以来的第五次会见,两国元首同意如期推进东线天然气管道建设,尽快启动西线天然气项目,不断加强在高铁、高技术、航天、金融等领域互利合作;

第三,习近平主席与韩国总统朴槿惠共同见证了签署关于结束两国自贸协定谈判的会议纪要,中韩自贸协定成为中国与重要发达经济体达成的首个自贸协定;

第四,习近平主席还在会议期间应约会见了日本首相安倍晋三,两国关系朝着改善方向迈出了重要一步。

责任编辑:郭浩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