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则和纪律不存在“松绑”

原则和纪律不存在“松绑”

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陈云同志当年的许多教导,非常精辟,尤其是“党性原则和党的纪律不存在‘松绑’的问题”的论断,至今依然值得我们重温。

戏剧里的“松绑”,被绑者虎口余生,欢乐之情难以言表;而现实的“松绑”,尤其是反腐斗争中的“松绑”,结果是少数人兴高采烈,广大群众却啼笑皆非。当年康熙皇帝兴廉政从善之风,在初期、中期确有成效,但到了晚年,却在法纪方面“松绑”。“故朕于大臣官员、每多包容之处,不察察于细故也。人当做秀才时、负笈徒步。及登仕版,从者数人、乘马肩舆而行。岂得一一问其所从来耶。”这样的态度,既在客观上否定了以前的正确做法,又使反腐陷入十分尴尬的境地。

底线大幅后撤,原则就没有存在的必要了,腐败之草吹又生,必然名正言顺地疯长。“廉吏”既然可以是“取之有道”,而并非“一尘不染”,那么,官员许多说不清来源的东西,也就失去了被刨根问底的理由。在反腐问题上的“松绑”,为贪官,尤其是为名义上的“小贪”打开了生路,使他们获得了极大的寻租机会。“松绑”,也令吏治进一步败坏,形成了政策、纪律上的灰色地带。“松绑”,在清官与贪官之间开辟了一个简易的转换通道,极大地缓解了他们的政治压力。

一个将军中箭落马,郎中手疾眼快,“徒锯其箭羽”,只替他把露在外面显眼的部分锯掉,肯定是治不好伤的。而提倡“包容”的康熙就是这样一位郎中。看过《孙悟空三打白骨精》的观众,都记得那个“猪八戒”的话最有意思——“你也不是妖怪,我也不是妖怪,大家都不是妖怪”。一律“松绑”,官场自然一片干净,欢呼雀跃、响应“松绑”的官员,自己的屁股上大多垢腻厚重。

康熙的“松绑”,也受到过“柔软”的反驳。当时,有一位著名清官叫陈瑸,与康熙有过一番关于“清廉”的讨论。他认为贪污一文铜钱,与贪污千百万两银子没差别,他的清官标准是:“必一钱不取,方可谓之清廉。”康熙以为官员在盘剥百姓时“加一(一成)火耗(一种附加的征税),似尚可宽容。”陈瑸婉转地规劝:“此是圣恩宽大,但不可说出许其如此。”后来,还有人以为康熙的“松绑”是富于人性化的措施。在笔者看来,那应该是“官性化”的措施,是对贪官伪“忠”、伪“义”的鼓励性回报。

回头来看,陈云关于坚决抵制“松绑”的态度,正是对有些“历史”习惯的否定,其积极意义远远超过了清代陈瑸的单个教练式的以身作则。

责任编辑:蔡畅校对:杨雪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