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开放进入4.0时代

中国开放进入4.0时代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我国改革开放的历史新时期。30多年来,改革不断深化,开放逐步扩大,开放与改革始终相伴相随、相辅相成,推动我国以世界上少有的高速度持续发展。实践证明,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必由之路。

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一带一路”战略构想,标志着我国对外开放在经历三个明显的历史阶段后,进入一个全新的阶段,我们称之为“中国开放4.0时代”。

一、中国开放从1.0时代到4.0时代

1、开放1.0:1978年至1991年,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为发端,是以试点先行为特征的开放探索期,重点解决我国如何打开国门向世界开放的问题

1979年7月,党中央、国务院决定对广东、福建两省的对外经济活动实行特殊政策和灵活政策;1980年5月,中央决定在深圳、珠海、汕头、厦门设立经济特区,作为对外开放、引进外资的“窗口”,并给予外资和港澳台资本投资以“两免三减”等优惠政策;之后几年,我国沿海地区对外开放由点到线、由线到面逐步展开,到20世纪80年代末形成较为完整的沿海开放地带。开放1.0为我国经济增长注入活力,为经济体制改革提供了样板和经验。1978年,我国进出口总额仅为206.4亿美元(其中逆差11.4亿美元),世界排名第32位,占全球贸易总额的比重只有0.79%;到1991年,进出口总额达到1357亿美元,其中出口719.1亿美元,进口637.91亿美元,顺差81.2亿美元。1983年,实际利用外资额、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额分别只有22.6亿美元、9.2亿美元;1991年,分别达到115.54亿美元、43.66亿美元,有效解决了改革开放之初较为严峻的“双缺口”问题。

2、开放2.0:1992年至2000年,以邓小平南方谈话为指引,是以政策引导为特征的开放扩大期,重点解决要不要继续扩大开放的问题

这一阶段,在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同时,我国对外开放逐步扩大到全国各地,基本形成了沿海、沿江、沿线、沿边、内地的全方位区域开放格局,开放重点逐步从区域开放转向产业开放。在外资政策方面,制定并颁布《指导外商投资方向暂行规定》和《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对外商投资企业实行低税收政策,引导外资投向基础设施、基础产业和技术密集型产业。在外贸政策方面,继续放开外贸经营权,实行承包责任制,提高部分商品出口退税,完善有利于出口的信贷制度。从1992年到2001年10年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增加8万多亿元,达10.96万亿元,经济总量跃居世界第六位、发展中国家第一位。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3702亿元,是1979至1991年间的15倍。2001年,我国货物进出口贸易额是1992年的3倍,达到5096.5亿美元,世界贸易排名升至第六位。出口商品结构不断改善,实现了由农产品和原材料为主,到以轻纺加工产品为主,再到机电产品出口为主的转变。对外承包工程和劳务合作迅速发展,跻身国际工程承包世界十强。

3、开放3.0:2001年至2012年,以加入世贸组织(WTO)为标志,是以体制性开放为特征的开放加速期,重点解决进一步扩大全方位对外开放和如何与国际接轨的问题

2001年12月1日,我国正式成为WTO成员国。通过清理、修订和颁布与涉外经济、贸易、投资和知识产权有关的法律、法规,逐步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符合WTO规则的统一、透明的法律体系。特别是2004年4月,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修订后的《外贸法》,将实行50年之久的外贸权审批制改为登记制。服务业对外开放成为重点领域,在地域、数量、经营范围、股权等方面扩大了开放。这一阶段是30多年来我国经济发展最快的时期,不仅顺利度过WTO过渡期,而且综合国力大幅提升。2013年,我国GDP达到9.18万亿美元,从2010年开始连续4年列世界第二位;2013年,货物进出口总额为4.16万亿美元,其中出口额2.21万亿美元,进口额1.95万亿美元,成为世界第一大货物贸易国;外汇储备3.84万亿美元,是世界第一大外汇储备国;对外金融净资产1.97万亿美元,是仅次于日本的世界第二大债权国;利用外资总额1239亿美元,是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利用外资国;对外直接投资首次突破千亿美元,达到1078亿美元,是世界第三大对外投资国。

4、开放4.0:从2013年开始,以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和“一带一路”战略提出为动力,是以主动布局为特征的全方位对外开放升级期,重点解决如何从被动到顺应再到主动转变的问题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就全方位提高对外开放水平提出一系列战略构想,标志性的有:2013年9月和10月,分别提出共同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和共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倡议,国家发改委、外交部、商务部在深入研究的基础上,于2015年3月发布《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2013年10月,提出筹建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的倡议;2014年11月,提出“亚洲互联互通”的战略设想,并宣布我国出资400亿美元设立丝路基金,同时提出建立亚太自由贸易区(FTAAP)的设想等等。我国实施的一系列开放创举取得了明显成效。2014年,实际使用外商直接投资1196亿美元,超过美国跃居世界首位,对外直接投资达到1160亿美元,双向投资格局基本形成。“一带一路”战略受到国际社会广泛关注和积极响应,已有50多个沿线国家与我国磋商或研究谋划、落实相关项目。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取得突破性进展,截至2015年4月15日意向创始成员国确定为57个,成员遍及五大洲。2015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访问巴基斯坦,确定中巴经济走廊为“一带一路”建设旗舰项目。

从开放1.0到开放4.0,与深化改革相伴而行,经过这四轮大开放,我国在全球的角色和地位发生了根本性变化:一开始只是距离世界舞台中心很远的一名“观众”,后来走上舞台成为“配角”,而如今不仅成为备受瞩目的“主角”之一,还逐步成为世界舞台的搭建者。

二、中国开放4.0战略应时而生

当前,国际国内形势已经发生深刻变化。从国际看,国际金融危机深层次影响继续显现,世界经济缓慢复苏、发展分化,国际投资贸易格局和多边投资贸易规则正酝酿着深刻调整,各国面临的发展问题依然严峻。美欧等发达国家试图通过TPP(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议)、TTIP(跨大西洋贸易与投资伙伴协议)形成新一代更高标准、更高规格的投资贸易规则,挤压中国等新兴经济体的发展空间,规则之争已经成为大国竞争的战略制高点。美国战略重心重返亚太,试图对我国实施经济、政治围堵,我国发展的战略空间面临风险,单一的经济战略难以化解当前的战略困局。国际社会对我国的认知和期待正在发生重大变化,给我国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带来复杂影响。

从国内看,经济发展开始步入新常态。长期支撑我国经济增长的人口红利在弱化,产能过剩问题突出,以“引进来”和出口为核心的外向型经济发展模式面临严峻挑战,进一步扩大开放的压力增大。改革进入深水区、攻坚期,急需新一轮大开放来倒逼深层次改革。我国参与经济全球化的基础和条件正在发生重大变化,经济总量位居世界第二位,成为世界第一大货物贸易国、第一大吸收外资国、第一大外汇储备国,这为我国进一步扩大开放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面对机遇与挑战,我国对外开放已经到了必须打造开放升级版、同时又具备升级条件的重要窗口期。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高瞻远瞩、运筹帷幄,提出一系列开创性的开放战略思想和战略举措,描绘出我国新一轮大开放的战略蓝图,将我国对外开放推进到4.0时代。

责任编辑:董洁校对:张少华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