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毛泽东、邓小平等为代表的老一代革命家,不仅以其毕生的精力为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和人民幸福建立了不朽功勋,同时也以其崇高的人格风范构筑了中国共产党和中华民族的道德丰碑。见贤思齐,学习老一代革命家的人格风范,对于新形势下广大党员干部加强党性修养具有重要意义。
一、坚定不移的理想信念
理想信念是共产党人的精神内核,是支撑共产党人坚定事业信心的动力源泉。老一代革命家以自己的光荣一生坚守理想信念,证明了信仰的力量。
20世纪初的中国,列强压迫、军阀混战,民族危机、社会危机深重。苦闷彷徨中的中国人在各种“主义”中寻找信仰,共产主义成为老一代革命家共同的选择。1936年,毛泽东在与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的数次谈话中提到,他一旦接受了马克思主义对历史的正确解释以后,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就没有动摇过。周恩来在确立共产主义信仰之时说:“我认的主义一定是不变了,并且很坚决地要为他宣传奔走”。
选择理想不易,坚守信念更难。在坚守信仰的征途上,不仅布满了荆棘,而且有可能付出鲜血和生命的代价。从1927年3月至1928年上半年,全国有31万余人牺牲在国民党反动派的屠刀之下,其中有26000余名共产党员,包括罗亦农、赵世炎、陈延年、陈乔年、李启汉、萧楚女、邓培、向警予、夏明翰、张太雷等革命家在内。这期间,有不少人退党,但有更多人入党。叶剑英等人就是这个时候加入党组织的。
在坚守信仰的征途上,不可避免地会遭遇信仰与个人利益的冲突,老一代革命家从国家民族命运出发,舍弃“小我”,实现“大我”。为了革命的胜利,毛泽东一家牺牲6位亲人,徐海东大将家族牺牲70多人,贺龙元帅的贺氏宗亲中有名有姓的烈士达2050人。
理想信念是精神之“钙”,具有神奇的力量。邓小平指出:“为什么我们过去能在非常困难的情况下奋斗出来,战胜千难万险使革命胜利呢?就是因为我们有理想,有马克思主义信念,有共产主义信念。”反观一些党员领导干部之所以政治上变质、经济上贪婪、道德上堕落、生活上腐化,其深层次根源就在于理想信念的缺失与丧失。
二、敢于担当的使命意识
自古以来,中华民族就有敢于担当的优良传统。中国共产党人继承了这种传统,老一代革命家自觉担负起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的历史使命。
在重大关头敢于承担重任。1945年抗战结束,蒋介石几次电邀毛泽东赴重庆谈判。党内一些同志担心毛泽东的安全,不同意他去,但毛泽东以国家和民族利益为重,义无反顾去了重庆。新中国成立后不久,当美国把朝鲜战争的战火烧到鸭绿江边的危急时刻,中共中央毅然作出“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战略决策,彭德怀临危受命,出任中国人民志愿军总司令兼政治委员。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