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老一代革命家的人格风范(4)

中国共产党老一代革命家的人格风范(4)

虚怀若谷,平等待人。毛泽东和张澜、陈叔通、黄炎培、许德珩、沈钧儒、程潜等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以及同赛福鼎·艾则孜、班禅额尔德尼·确吉坚赞等民族宗教界人士真诚交往,留下许多佳话。周恩来真诚地同各界人士交往的事迹也广为传颂,如在同原国民党战犯座谈时,杜聿明等人都非常惭愧,周恩来却说怪自己当年在黄埔军校没有教育好他们;在同末代皇帝溥仪会见时,他真心实意地为溥仪家族解决实际困难;在与知识青年交谈时,周恩来十分关心青年一代的生活和成长。

坦荡无私,顾全大局。刘少奇指出:“我们无产阶级革命家忠诚纯洁,不能欺骗自己,不能欺骗人民,也不能欺骗古人。这是我们共产党员的一大特点,也是一大优点。”“文革”结束后,面对一些人否定毛泽东的倾向,黄克诚态度鲜明地指出:虽然我自庐山会议以来一直蒙冤,但我们这代人对毛泽东的感情是超越一切个人恩怨的。“如何认识和评价毛主席,如何评价毛泽东思想,对我们党和国家来说,是一个根本的问题。”

注重加强党性修养。1938年10月,毛泽东在党的六届六中全会上首次提出“我们党的马克思列宁主义的修养”的命题,随后,张闻天、陈云先后发表《论青年的修养》、《怎样做一个共产党员》,从不同角度论述了共产党员的修养问题。1939年7月,刘少奇作《论共产党员的修养》演讲,对加强共产党员修养问题作了全面系统的阐述。这一经典文献,成为党员党性教育的必读书籍。

老一代革命家的伟大人格和崇高风范,来自自身的修身和自省,更来自中国革命的锤炼,必将激励党员领导干部体悟崇高的力量,在为人民利益的奋斗之中,努力创造出无愧于先辈和时代的业绩。毛泽东指出:“无数革命先烈为了人民的利益牺牲了他们的生命,使我们每个活着的人想起他们就心里难过,难道我们还有什么个人利益不能牺牲,还有什么错误不能抛弃吗?”老一代革命家以其杰出的人格风范,受到亿万人民群众的衷心爱戴,为广大共产党人树立了学习的榜样。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那样:“共产党人拥有人格力量,才能无愧于自己的称号,才能赢得人民赞誉。”

(作者单位:中央党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

责任编辑:蔡畅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