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老一代革命家的人格风范(2)

中国共产党老一代革命家的人格风范(2)

在重要问题上敢于建言献策。1948年初,针对当时土改中出现的“左”倾错误,时任西北局书记的习仲勋三次致信党中央和毛泽东,主张尽快纠正土改中的“左”倾错误,受到党中央和毛泽东的高度重视,在党史上被传为佳话。1948年,中央三次命令粟裕率部过长江,粟裕鉴于当时的形势,经慎重考虑,向中央进言延缓过长江,并亲赴城南庄面见毛泽东等中央领导。最后中央采纳了他的建议,调整战略部署,粟裕为淮海战役的胜利立下了“第一功”。

勇于承担历史责任。1977年,邓小平再次复出时已是73岁高龄。他说,出来工作,可以有两种态度,一种是做官,一种是做点工作。“谁叫你当共产党人呢,既然当了,就不能够做官,不能够有私心杂念,不能够有别的选择,应该老老实实地履行党员的责任。”邓小平坚决纠正“文革”错误,大胆推进改革开放,成功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需要领导干部有直面矛盾的勇气,有敢于担当的精神。各级领导干部一定要发扬老一代革命家敢于担当的精神,切实担当起应有的政治责任。

三、严守纪律的大局观念

纪律严明是中国共产党的光荣传统和独特优势,老一代革命家都是严守纪律的模范。

对中央作出的决定或决议,要坚决遵守。在长征途中,当时担任红四方面军负责人的张国焘无视党的纪律,背着中央搞分裂活动,险些断送党和红军。红军中的广大党员,包括红四方面军的绝大部分同志,都能抵制张国焘的错误。当张国焘逼迫朱德公开反对中央关于北上抗日的决议时,朱德坚定地回答:“党中央北上抗日的方针是正确的。北上决议,我在政治局会议上是举过手的,我不能反对。”

对中央作出的决定或决议,即使存在问题或个人受到委屈仍要服从。在井冈山、瑞金时期,由于“左”倾错误路线的指导,毛泽东多次受到不公正对待,但他每次都能做到服从组织决定。1932年10月在宁都会议上,毛泽东被剥夺红一方面军总政委的职务,他尊重集体决定,严格遵守党的纪律,坚决维护党的团结统一,表示“什么时候需要我回来,我就回来”。与此同时,他通过组织程序,进行耐心细致的工作,说服教育了一部分受“左”倾错误影响的同志。后来,遵义会议纠正了“左”倾军事路线,挽救了中国共产党和中国革命。

强调和健全党的各项纪律。以毛泽东为首的党中央,始终高度重视党的纪律建设。1938年9月,党的六届六中全会专门制定了加强党的纪律的文件,重申了“四个服从”的组织纪律。毛泽东在会上强调指出:“谁破坏了这些纪律,谁就破坏了党的统一。”在延安整风运动中,中央把反对宗派主义、加强党的纪律建设,作为整风的主要内容之一。1941年中央政治局通过的《关于增强党性的决定》,强调党在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的团结统一,批判了政治上的自由主义、组织上的山头主义、思想上的个人主义等错误倾向。

当前,面对世情国情党情的深刻变化,我们党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需要严明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必须维护党中央权威,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必须维护党的团结,团结一切忠诚于党的同志;必须遵循组织程序,重大问题必须请示汇报;必须服从组织决定,决不允许搞非组织活动。

责任编辑:蔡畅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