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廉洁奉公的公仆精神
廉洁奉公,是《中国共产党章程》规定的党员必须履行的义务,体现了中国共产党的宗旨、本色和风格。在这方面,老一代革命家时时事事以身作则,率先垂范。
正确对待名利。李大钊提倡“简易生活”,许光达不受“镜匾”,罗荣桓高风让贤,刘伯承坚持撤换“标语”等,都是正确对待名利的典范。他们摆正名利、地位与事业的关系,以平和之心对待“名”,以淡泊之心对待“位”,以知足之心对待“利”,以敬畏之心对待“权”,以精进之心对待“事”,把自己的一切与国家的命运、党的事业、人民利益紧紧联系在一起,珍惜人民赋予的权力,努力为人民群众办好事、实事。
不收不当之礼。周恩来拒礼附《通知》,陶铸“不准请客,不准迎送,不准送礼”,黄克诚“来者必拒”等,都反映了他们在此问题上的坚决态度和“拒礼”艺术。尽管这些都是小事,但小事中包含大道理,体现大风范,展示了共产党人面对不当之利时的崇高境界。
管好亲属和“身边人”。毛泽东从不利用手中的权力为家属亲友谋取私利。新中国成立后,有亲戚故旧以为毛泽东是国家主席了,求他安排工作,或给个一官半职,都被毛泽东婉言相劝予以拒绝。还有亲戚给他写信,反映生活困难,要求政府照顾,他从自己工资或稿费中拨款予以接济,还劝告对方不能以毛泽东的亲戚为由要求特殊。
严格要求干部廉政。从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井冈山反腐败训令》、《关于惩治贪污浪费行为》等法律法规的颁布,到新中国成立后不久严惩贪官刘青山、张子善,老一代革命家一刻也没有放松过对党员干部清正廉洁的要求。
一个人能否廉洁自律,克己奉公,最大的诱惑是自己,最大的障碍也是自己。党员领导干部只有做到严以修身、严以用权、严以律己,谋事要实、创业要实、做人要实,才能保持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才会得到人民群众的衷心拥护。
五、高尚纯洁的道德情操
德才兼备、以德为先是我们党选任干部的标准。老一代革命家身上体现出的高尚纯洁的道德情操证明,有德才有得,有诚才有成;做官先做人,从政先立德。
慎独自省,自我解剖。周恩来的座右铭是“活到老,学到老,改造到老”。邓小平说:“自我评论,我不是完人,也犯过很多错误,不是不犯错误的人,但是我问心无愧,其中一点就是从来不搞小圈子。”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