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持久战》:指引抗战胜利的光辉著作

《论持久战》:指引抗战胜利的光辉著作

2015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回想70年前结束的那场战争,多数中国人想到的可能是卢沟桥事变、南京大屠杀、刘老庄激战、“密苏里号”受降等许多历史场景和事件。但是,我们也不要忘记那篇指引中国人民夺取抗战胜利的光辉著作——《论持久战》。

《论持久战》是毛泽东1938年5月26日至6月3日在延安抗日战争研究会的讲演稿。关于抗日战争,很多人急于有个结论性解释,国民党亲日派“亡国论”和亲英美派“速胜论”很有市场,甚至共产党内也存在许多模糊认识。而对于打一场持久战,绝大多数人既没有深入地论证分析,也没有充分的心理准备。正是在这种背景下,中国共产党的领袖毛泽东同志手握毛笔,在延安的窑洞里奋笔疾书,写下了这篇17000余字的《论持久战》。

77年后的今天,对照八年抗战的历史轨迹,再来细细研读《论持久战》这篇文章,你会发现历史事实和毛泽东的预言是多么惊人的相似!决定一次战斗胜负的基本要素是敌情、我情、战场环境,如果是一场规模较大的战争,还要考虑它的正义性。毛泽东就是从这些角度进行分析的,他指出,从战争的力量来看,当时的日本虽然是一个军力、经济力、政治组织力强国,但是它是建立在先天不足的国力基础上的,发动的是一场帝国主义的侵略战争,虽然能得到国际法西斯国家的援助,但是又不能不遇到一个超过其国际援助力量的国际反对力量。中国当时虽然是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弱国,在军力、经济力和政治组织力等方面都不如敌人,但是中国地大、物博、人多、兵多,能够支持长期的战争,而且中国进行的是反侵略的正义战争,随着战争持续进行,还可以得到国际上越来越多的正义力量的支持。从战争的进程来看,由于日本军力超强,在开始阶段战场形势将会出现一边倒的情况,对于中国来讲处于战略防御阶段。随着战场扩大,日本后续力量投入不足的问题开始显现,而中国抗日力量逐步被广泛发动与组织起来,力量此消彼长将达到暂时的平衡,即进入战略相持阶段。随着战争持续推进,日本的优势逐步被消耗而劣势开始扩大,中国的情况正好相反,再加上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抗日战争将进入战略反攻阶段,最后以日本战败而告终。

《论持久战》一经发表,立即引起高度关注,在国内外产生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当时,在蒋介石的支持下,国民党军事委员会通令全国,将《论持久战》作为抗日战争中的战略指导思想。1939年,《论持久战》英文版发表后,它的影响迅速扩大到国外,被许多军事专家评为世界十大军事名著之一。历史已经证明,《论持久战》的主要价值在于指明了抗战的正确道路,增强了胜利的信心,是指导中国人民夺取抗日战争胜利的纲领性文件。

《论持久战》是运用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来解决战争问题的经典著作,不仅对世界军事领域如何解决以弱胜强问题有着深刻的启示,而且对于指导人类科学地探究未知领域同样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启示之一:深刻揭示了分析研究问题的一般方法。《论持久战》像教科书一般,为我们树立了科学地分析、研究、解决问题的典范。首先,要注重正义性。分析研究任何事情,要把它放到一个更大的环境去考量,确保它是正义的。具体来讲,就是要符合自然和社会的一般规律,符合基本的伦理道德,要合理合法。否则,方法再正确,从长远来讲都将以失败而告终。就像文中提到的那样,尽管当时日本的军力非常强大,但是其发动的是一场反人类的侵略战争,因此从一开始就注定了必然失败的结局。其次,要注重系统性。在分析抗日战争和统一战线之所以能够坚持的原因时,毛泽东先把国内情况看作一个大的系统,指出是组成这个系统的多个因素即全国人民、各个党派、所有军队共同作用的结果,然后又把国内情况看作一个子系统,从国际方面和敌国方面分析对抗日战争有利的积极因素,从而得出可以打持久战的结论。因此,分析研究问题要在广泛深入调查的基础上,全面、客观、准确地考察相关联的各个要素,把它们作为一个整体进行系统考虑,搞清楚主要矛盾、次要矛盾和相互之间的内在联系,避免盲人摸象、顾此失彼。再次,要注重动态性。从《论持久战》关于作战力量和战争阶段的对比分析可以看出,系统要素的变化是绝对的,不变是相对的。分析研究问题必须客观地看待各个要素的动态变化和主、次要矛盾的对比转化,善于运动地、联系地看待问题,时刻抓住主要矛盾,而不忽视次要矛盾。按照这种方法进行分析研究,一般情况下是可以得出正确结论的。

责任编辑:董洁校对:张少华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