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报告> 文稿> 综合> 正文

何国祥: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建设创新型国家(9)

三、科技创新过程中面临的问题和挑战

科技创新过程中面临什么样的问题和挑战?主要有三条。第一,企业没有成为真正的创新主体。到目前为止,绝大多数的企业创新能力很差,有的甚至没有创新能力。

第二,科技成功转化率低。中国虽然是科技大国,但不是科技强国,很多科技成果质量不高,有些仅仅停留在书本、论文、实验室以及专利上,没有真正进入我们的企业转化为生产力;

第三,创新能力低。从我国总体情况看,在国际上竞争力差。

(一)企业没有成为真正的创新主体

截止到2012年,我国6万多家大中型工业企业中,设有研究开发机构的只有11957家,占19.8%。剩余的80%大中型制造企业没有研发机构。 6万多家大中型企业里面R&D研究和开发人员只有158万人/年,占总量的48.6%。经我国科技部的测算,有1.5万名高层次创新型科技人才,如科技领军人才、两院院士、国家科学大奖的获得者,绝大多数在研究院所、高校、研究机构,剩余都在国家政府机构,大中型企业里科技活动人员只占从业人员的5.1%。所以从目前来看,我国企业不可能成为真正的创新主体。

我国规模以上企业R&D的投入占营销收入比例的1.9%,也就说企业营销收入10000元人民币,只有不到200元人民币投入到研发,力度太小。发达国家公认有创新能力的企业,研发投入占营销收入比例达到5%以上,世界500强企业甚至达到9%以上。所以,这样的企业才能称之为真正的创新主体。

企业对于高层次人才的吸引力差。我做过调查,博士生、硕士研究生毕业以后第一想去的就是211大学,其次科学研究院所,甚至报考公务员。很少有研究生毕业到企业中搞技术创新,这也说明推动我国企业成为真正创新主体的困难还很大。

(二)科技成果数量多,质量低

中国号称科技大国,科技成果数量多,规模大,但竞争力很差。中国专利发明的申请量世界第一,授权量世界第二。从1985年到2012年,我国累计申请的实用新型专利和外观专利达到703.29多万件,占整个国内有效专利的49.5%和36.6%,大中型企业申请的专利中,实用新型和外观专利占65%,发明专利很少,而且质量也不高。中国科技论文数量世界第二位,但是质量很低。进入三大检索系统的科技论文平均被引用7.57次(世界平均水平是11次)。

《2011中国有效专利年度报告》显示,国内有效发明专利中,维持年限在5年以下的占54.3%,有效期超过10年的只占4.8%,而国外这一比例达到24.7%。2012年政协委员杜黎明的一份题为《关于促进专利产业化的提案》也指出,目前中国专利产业化率却较低,仅为5%左右,而美国等发达国家则为80%左右。(发明专利维持的年数越长,论文水平越好)。

科技部火炬中心技术市场发展咨询专家林耕表示,在全国22万项目合同里,只有2571个是专利转让合同,专利转让实施率只有0.41%。”。发改委副主任张晓强在2013至2014年中国经济年会上表示,中国的科技成果转化率仅为10%左右,远低于发达国家40%的水平。

2012年科技投入超过1万亿人民币,占GDP的1.98%,但由于科技资源配置不合理,利用效率低,大量的科研成果不能转化为应用技术,技术成果不能顺利转化为产业技术。大部分专利用于保护自身的产品。同时,专利买卖服务不专业,交易效率低。中国的知识产权市场仍处于萌芽期。

调研表明,优秀的专利具有巨额价值。2013年9月,美国的微软公司斥资54.4亿欧元(折合约71.7亿美元)收购现在诺基亚手机业务和其专利组合,其中16.5亿欧元收购专利和地图的使用权。有人认为微软此次收购是一个赔本买卖,这个观点是错误的,诺基亚拥有智能手机通信相关的标准必要专利和非标准必要专利近7000件,未来中国很多手机厂商要把专利费交给微软。同样,2013年初的柯达公司将其专利以5.25亿美元出售给高智发明,高智当天就收到4.5亿美金专利许可费。

据《2012年中国有效专利年度报告》显示:2012年中国创造水平及科技含量较高的发明专利比重只有15.7%。汤森路透评选出2012年全球创新力企业(机构)百强,共47家美国企业、32家亚洲企业、21家欧洲企业上榜。虽然中国专利申请数量领先全球,但由于专利质量及影响力不足,中国公司无一上榜。

(三)企业创新能力低,国际竞争力差

经过30多年的改革开放,我国进出口贸易得到充分发展。三十年前,中国贸易出口以农产品、农副产品居多,工艺产品很少。现在出口的大多是工艺品。但经常出国的同志会看到大量的服装、家具、圣诞树、巴西世界杯足球衣、模型、赛场等都是中国制造。出口产品仍以劳动密集型产品为主,工业制成品科技含量低且缺乏自主品牌,加工贸易附加值低且贸易保护严重,服务贸易比重有所增长但技术含量低。

2012年共有21个国家针对中国发起77起贸易调查,其中仅欧盟对中国光伏产品发起的反倾销、反补贴调查,金额就高达204亿美元。目前,中国已经成为美国“337调查”的最大受害国。在2012年已判决的相关案件中,中国企业“侵犯美国知识产权和不公平竞争”的行为败诉率高达60%,远高于世界平均值。

责任编辑:李贤博校对:李丹华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