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绵城市”:让城市不再看海(3)

“海绵城市”:让城市不再看海(3)

海绵城市需要“建设留白”

作为一个形象的说法,海绵城市几乎一语道尽了关于城市的全部美好愿景,也意味着人们在城市化、工业化、现代化的征程中,除了宏大目标之外,还有了更具体、更清醒、更科学、更理性、更重视天人合一的细节追求。

国家正在推广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具体要求是通过“绿色”措施实施蓄水、排水和净水等治水新模式,来增加城市“弹性”,可谓抓住了关键。

这些年,城市建设的现代化水平是有目共睹的,在某种意义上说已惊艳世界,毫不为过。然而不时出现的城市看海现象却将这种现代化的粗糙暴露无遗。一下暴雨,城市就挺不住了,在给城市带来难堪,给市民带来不便的同时,无论怎样的光鲜都可能变成瞬间的慌乱。我市已经进入了海绵城市试点,出台了海绵城市规划设计导则,这是向海绵城市目标迈进的重要一步。“导则”充分体现了“渗、滞、蓄、净、用、排”理念,这全都是围绕水字在做文章,可谓揪出了城市水利的牛鼻子。

依愚见,建设海绵城市,在城市布局中还应体现“容水”的雅量。城市越是发展,就越意味着寸土寸金。用纯粹金钱的眼光来看待,城市没有一寸土地是不可以变钱和生利的,而实打实的票子和眼前之利最容易模糊人们的视线,也最容易挤压城市“容水”的雅量。

从空间的意义上讲,建设海绵城市,就是要在不断长高长大的城市,留下足够的容水空间。过去城市毫不吝惜地夺走水的家园,欠债已经够多的了。现在建设海绵城市,要能尽水之利,需要修复足够的蓄水空间。这也意味着不能就水说水,而是应该让城市与水共生共荣。 城市建设过程中,要以水利为导向,处理好建设与留白的关系。城市建设不能只重视高楼大厦,城市也不只是密集建筑物的简单集合体。城市建设需要适当留白。而武汉的城市留白,重点就是要保护好自然水体。自然水体不仅是武汉之所以成为武汉的自然景观,也是海绵城市吐纳城市之水展现城市功能的绝好载体。 城市留白眼下尤其需要放大地下的精彩。城市真正的光鲜,现代城市真正的魅力或许已经越来越多地体现在看不见的地下。那是一个城市良心的去处,也是寸土寸金的城市蓄水、排水、处理水的绝佳空间,实在马虎不得。

“海绵城市”让宜居梦想照进现实

不论是国内还是国外,过往传统的城市建设模式主要依靠管渠、泵站等“灰色”设施来组织排放径流雨水,以快速排除和末端集中控制为主要规划设计理念。如此模式下,不少城市在建设过程中,见山挖山、见水填水,把自然的城市肌理变成了硬化的道路系统。伴随着城市“硬马路”越修越宽、越修越多,而雨水却被柏油、水泥阻隔,很难直接渗入地下,一旦遭遇特大暴雨袭击,便全城看海,内涝积弊尽显,令市民颇有微词,催生了“到城里来看海”这一流行语。

事实表明,城市内涝的产生,虽然确实与下水道密切相关,但更为重要的原因,则在于城市“灰色”过多、雨水消化能力较弱所致。而“海绵城市”的模式,强调优先利用植草沟、雨水花园、下沉式绿地等“绿色”措施来组织排放径流雨水,以慢排缓释和源头分散式控制为主要规划设计理念。这种让水在城市迁移活动中更加“自然”的“绵里藏海”模式,有效解决了过往“内不能蓄、外不敢排”的治水难题,已在美国、英国等很多西方国家成功实践,并受到热捧。

建设“海绵城市”,我国也在与世界接轨。2014年11月,住建部出台了“海绵城市”建设技术标准。今年4月,财政部、住建部等三部委启动了首批示范城市试点,湖南常德、江西萍乡等16个城市榜上有名。目前,“海绵城市”还没有统一的技术和法律规范,需要试点城市不断摸索。当务之急,需做到四点——一是要强化顶层设计;二是要做到齐抓共管,形成以规划部门为主导,道路、园林、建筑、水务等部门协同参与的建设格局;三是要强化研究应用,用一流的技术标准,强有力的财政支持打造试点“样本”;四是要因地制宜推进,通过建设透水广场、透水停车场等让城市地面“透气”“透水”等留住雨水,改善水质。

当有一天,在城市建设、新区开发以及小区建设中,处处都有“海绵”的影子,满眼的“绿色”替代了过往的“灰色”,那么,“海绵城市”也就由梦想照进了现实,更加生态、宜居,给市民带来更多的福祉。

责任编辑:佘小莉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