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理思路—路线图已然明朗
近日,中航机电员工持股方案获国资委通过,公司核心员工团队出资约1.5亿元以资管方式参与定增的员工持股计划。招商证券分析师认为,这也是第一例获得国资委改革局通过、具备改革导向意义的核心央企员工持股方案。随着国企改革的推进,预计未来国企员工持股将在更大范围内展开。
据了解,即将出台的国企改革顶层设计方案包括深化国企改革的指导意见和若干与之配套的分项改革实施方案。人社部牵头的国企负责人薪酬改革细则实施后,还有国资委牵头的分类改革,发改委牵头的混合所有制改革方案和财政部负责的关于国资管理体制、国有资本运营和投资公司方案以及国有资本预算改革的方案等没有公布,但有关方案已经酝酿基本成熟。
厘清身份困惑才能明确发展方向。在分类的框架下来明确不同类型国有企业的目标、功能作用和治理规则,并根据分类进行监管。身份明确后,竞争性国企将进一步向民企等多种所有制资本敞开大门,国企的并购重组也会进入新阶段。
在深化国企改革的总体方案出台前,相关的改革意见、举措不断推出。5月5日召开的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12次会议提出了改革“三个有利”的标准(对全局改革有利、对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有利、对本系统本领域形成完善的体制机制有利);6月5日召开的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13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在深化国有企业改革中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的若干意见》、《关于加强和改进企业国有资产监督防止国有资产流失的意见》,对国企改革提出了更为明确的严格要求和规范……有关专家表示,这些应被视作对国有企业改革的严格要求和规范,将对后续国企改革提供完善的制度性保障。
国企改革要遵循什么规律?习近平总书记近期在吉林讲话的态度很明确,应坚持“三个有利于”的目标和价值导向。既要充分尊重市场规律,也要避免市场的盲目性。要通过打市场牌、创新牌激发国企的活力和创造力,提高竞争力。
“‘三个有利于’是国企改革的一次思想解放,对消除国企改革的认知误区和观念障碍意义重大。”中欧陆家嘴国际金融研究院执行副院长刘胜军认为,不应再为政府在国企中的持股比例下限是多少而郁闷纠结,不应继续在国企“去行政化”方面止步不前,不应再为推进管理层激励而缩手缩脚,不应继续一看到让民企控股国企就惊呼国有资产流失。
“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国有企业是国民经济的中坚力量,要对国有企业有制度自信,这体现了党中央对国有企业改革与发展的关心,搞好国有企业的决心和坚持现代国有企业制度的信心。”中国社科院工业经济研究所所长黄群慧说。
中国企业与改革发展研究会副会长李锦认为,关于“对国有企业要有制度自信”的提法非常重要。前一阶段国企为资本市场的稳定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便是证明。
从管资产到管资本,今天的国企改革已不仅是企业自身的改革,而是有着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国企改革的推进也关系到全面深化改革的成效。随着国企顶层设计方案的出台,国企改革的目标、步骤、方向、重点都将明朗化,国企改革将进一步加速。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