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战场上血写的中国光荣(2)

二战战场上血写的中国光荣(2)

再次,太平洋战场和东南亚战场的开辟与中国战场的战事有着明确的因果联系。日本在挑起中日战争初期,完全低估了中国人民的抗日决心,预计“三个月内粉碎中国军队”,达到所谓“膺惩中国军之暴戾”,“使事态圆满解决”,扶植起听命于日本的傀儡政权的目的。但结果却没有如其所愿,中国战场的战事一直拖延不绝,直到1938年10月武汉会战结束,日军虽然占领了不少城市,但也死伤数十万,进攻的势头逐渐缓慢下来。中国方面基本达到了“以空间换取时间”的战略目的,抗日战争进入战略相持阶段。在中国战场不能取胜的情况下,日本又想在邻近国家打开缺口,以推动战局变化。1940年8月,在日本的压力下,法国傀儡政权维希政府被迫同意日本在印度支那北部建立空军基地,日军可以借道印度支那向中国进攻。这一南下行动引起美国的激烈反应,宣布对日本禁运钢铁。一年后日军进入印度支那南部,美国又宣布对日禁运石油。美国提出,日本必须撤出印度支那和中国,才能恢复供应石油。日本的答复是不能考虑撤出中国,因为在中国已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之后,日军入侵以缅甸为中心的东南亚地区,其主要目的是要切断中国对外的补给通道滇缅公路,以改变中国战局。日本当时的决策实际是为了摆脱一个泥潭而又陷入一个更深的泥潭。中国战场矢志不渝的顽强抵抗迫使日本不得不另谋出路,接二连三挑起新的战争,结果促使反法西斯阵营不断扩大,最终将日本军国主义这头法西斯怪兽置于死地。

最后,反法西斯阵营在亚太地区的几个战场相互间还有着密切的互动合作关系。中国战场的长期抗战牵制了日军的主要兵力,使其不能北攻苏联,又大大减轻了太平洋战场上盟军的压力,在战略上有力地配合和援助了世界各国的反法西斯战争。另外,中国在东南亚战场开辟之初就根据中英之间的协定向缅甸战场派出精锐的远征军。远征军由三个军组成,其中第5军是中国的第一个机械化军。第5军下属的200师入缅不久就取得了仁安羌大捷,解救了被日军包围的英军。在三年多的征战中,中国远征军付出了大约15万人阵亡的巨大代价,与盟军合作全歼了驻缅日军。美国总统罗斯福还曾提议组建中国战区,由蒋介石任战区最高统帅,负责指挥中、泰、越地区盟军对日作战。这就扩大了中国战场的范围,将之延伸到东南亚部分地区。中国战场和太平洋战场的互动关系还体现在一些具体的事例中。比如,美国海军陆战队军官卡尔逊在中国抗战初期来华考察。他不畏艰险,深入敌后战场和正面战场,认真考察中国军队尤其是八路军的军事活动和作战方式。在太平洋战争爆发后,卡尔逊出任美军海军陆战队第二突击营指挥官,运用八路军游击战的经验痛击日军,屡建战功,以实际战绩证明了八路军游击战术的正确。

总之,中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是个国力不强的大国,但中国军民在二战中国战场可歌可泣的英勇表现不仅体现在军事实力方面,还更多体现在精神的不屈抗争方面,并以敢于牺牲的优异表现有力地支援了其他战场的反侵略战争,在二战战场上留下了自己血写的光荣印迹。

(作者系南京大学历史学院教授)

责任编辑:蔡畅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