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气污染“铁腕”治理显成效(3)

大气污染“铁腕”治理显成效(3)

 严防大气污染治理反弹 环保压力倒逼企业转型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近日对大气污染防治工作作出重要批示,环保部为此对近年大气污染治理情况进行盘点总结。三年来,中央财政共划拨263亿资金用于大气污染防治,同时,“大气十条”要求制定的25项排放标准已全部完成。京津冀晋鲁内蒙古6省(区、市)机动车排放控制工作协调小组将于近期挂牌成立。  

我国雾霾天气增多的主要原因,是化石能源消费带来的大气污染物逐年增加,其来源包括热电排放、重化工生产、汽车尾气、冬季供暖等。在社会生产和生活方式没有根本改变之前,我国环境空气质量改善不可能一蹴而就。目前,在铁腕治污的压力下,大气污染治理短期内初见成效。但当前的环境质量距离合格还有较大差距,我国空气污染物浓度仍处高位,大气污染形势依然严峻。而且,空气质量的治理将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越到后期改善的难度越大,期间还可能出现曲折甚至是反弹,有关部门对此必须做好充分的准备。

环境已经成为我国社会发展的瓶颈问题,要使其不断改善并且不出现大的反弹,必须突破瓶颈,让环境改善成为地方经济升级的引擎,而不是成为地方发展的“包袱”。今年伊始,被称为“长了牙”的新环保法正式实施,环保直接与干部考评挂钩,新法建立了严厉的行政问责机制。之后,出现了山东临沂“休克式”铁腕治污行动——今年2月,山东临沂市主要负责人被环保部公开约谈后,展开了一场铁腕治污行动,10天内关停了57家污染企业,4个多月的治理,让临沂重现蓝天白云。但是,6月份出现了一波舆论反弹,有媒体报道称,治污导致当地财政收入大幅下降,数万工人待岗。这场舆论反弹的背后,其实是一些污染企业渲染、夸大了治污的代价,企图以此要挟当地政府。事实上,经过大力整治,临沂不仅空气质量有所好转,而且治理污染企业并没有影响当地经济发展。临沂一些加工产业在环保压力下,通过整合大大减少了企业数量,而企业效益、财政税收等都有了较大提升。

【启示与思考】

环境已经成为我国社会发展的瓶颈问题,要使其不断改善并且不出现大的反弹,必须突破瓶颈,让环境改善成为地方经济升级的引擎,而不是成为地方发展的“包袱”。

实现大气环境质量的明显好转,必须把污染物排放量从现在的千万吨级水平降到百万吨级水平。下一步大气污染防治工作要做好各个方面工作。推进产业结构和能源结构调整,推动重点行业综合整治,严格监督考核,完善法律制度,深化区域协作,强化科技支撑。

环境空气质量改善不可能一蹴而就,当前的环境质量距离标准要求还有较大的差距,治理任务依然很重,越到后面改善难度越大。我国的大气污染形势依然严峻,浓度仍处于高位,改善空气质量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不排除在这个过程中可能出现曲折或者反弹的情况。解决大气污染,根本是源头上的产业结构调整,同时要继续加强对地方政府落实环保责任的督察。

大气治污是一场攻坚战,也是一场持久战,各地对污染源的各种反弹借口都应保持警惕、顶住压力,确保空气质量得到不断改善。治污不是要把企业治死,全国各地应步调一致,用环保压力倒逼企业转型升级,把转方式、调结构作为防治大气污染的治本之策。企业治污的外部压力一旦转化为转型的内部动力,治污和发展二者就产生了契合点,中国经济低档次竞争、低层次发展的难题自然会得到破解,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良性互动的关系就会逐步确立。

欢迎继续关注经典案例。

(转载请注明来源:宣讲家网站71.cn,违者必究。)

责任编辑:佘小莉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