杞县 91岁老兵的抗战故事(2)

杞县 91岁老兵的抗战故事(2)

摘要:现年91岁的魏心芳老人是一位老兵,参加过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从17岁参军,魏心芳先后在杞北县大队、水东独立团和冀鲁豫军区担任通讯员、司令部警卫员和连长,曾给余克勤将军当过警卫员。在战场上,他打过游击,攻过据点、抓过俘虏,为新中国的成立贡献了自己的青春热血。

拼刺刀

“在高粱地内和日本鬼子拼刺刀,双方都杀红了眼。”

1944年,在水东独立团的基础上组建的30团攻打睢县长岗镇,30团一营一连在一片高粱地内,和赶来截击的日军展开拼刺刀大战,最终大获全胜,并顺利攻破长岗。

据魏心芳回忆,当时盘踞长岗的除了据点里的日军之外,还有个汉奸头头叫张吉穗(音),是大汉奸孟照发(音)下面的一个队长,手下有100多人。

“中午12点开始攻打长岗,到下午四五点,从睢县过来的日军和汉奸队前来截击,日军有近百人,汉奸队也有几百人。团长派出一营一连前去阻击,有100多人,双方在长岗北门外的一片高粱地遭遇,刚开始是枪战,后来双方拼刺刀。”魏心芳说,战斗一打响,汉奸队就跑了,只剩下日军,双方开始拼刺刀。

“如果离得远肯定开枪打,只要到了一块,就是拼刺刀,不是你死就是我活,前面的倒下,后面的立即顶上去,前赴后继,刀对刀,打得很激烈。”魏心芳说,后来日军支持不住了,就跑了。

战斗结束后,缴获了日军一挺机枪,还有一门炮,随后很快就攻破了长岗。

讲纪律

“吃饭是‘派饭’,穿的是自己从家里带的衣服”

老人回忆说,当时新战士没有枪,都是先跟着,或者拿一个老战士分的炮弹,只有打仗之后缴获了枪,才能发给新战士。

“工资每个月发四斤小米票,拿着票可以买个烧饼,或买包烟,也可以到村长那里换小米。”魏心芳清晰地记得,1942年他第一次发工资的时候,领了两毛五分。领到工资后,他买了一支牙刷。

“当时班长还问我,怎么光买牙刷不买牙膏,我说只发了两毛五,只够买牙刷。”魏心芳说,当时大部分人都是用牙刷蘸盐刷牙。

“当时的货币复杂得很,有‘国民党票’,日本鬼子是‘联合票’,汪精卫政府有‘储备票’,华北有‘华北票’,也叫‘鲁西票’,在哪个地区用哪个的票。”魏心芳说,当时杞县属于日军占领区,只能用“联合票”。

“吃饭都是‘派饭’,老百姓吃啥部队吃啥,穿的都是自己从家里带的衣服,直到抗战胜利后才正式配发军装。”魏心芳说,当时部队的“三大纪律”、“八项注意”很严格,对百姓秋毫无犯,正是凭着这种艰苦奋斗的精神,才最终取得了抗战和解放战争的胜利,建立了新中国。

责任编辑:刘佳星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