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来自实践的自信
2005年8月,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同志在浙江安吉余村考察时,提出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科学论断。
时隔整整十年,今年5月,习近平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的身份前往浙江考察调研。
回首过去的十年,浙江干部群众把美丽浙江作为可持续发展的最大本钱,保护绿水青山、做大金山银山,在实践中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化为生动的现实,成为千万群众的自觉行动。
在舟山定海区新建社区,习近平坐在68岁村民袁其忠开办的农家乐庭院里,同村民们促膝交谈。
习近平对大家说,全国很多地方都在建设美丽乡村,一部分是吸收了浙江的经验。浙江山清水秀,当年开展“千村示范、万村整治”确实抓得早,有前瞻性。希望浙江再接再厉,继续走在前面。
2003年,习近平履新浙江不久便提出要“用城市社区建设的理念指导农村新社区建设,抓好一批全面建设小康示范村镇”,“使农村与城市的生活质量差距逐步缩小,使所有人都能共享现代文明”。浙江由此全面启动了“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作。
如今,置身舟山的这个农村社区,人们感受到的是欣欣向荣、安居乐业。
“农家乐开了多久?平常客人多不多?收入多少?”习近平走进袁其忠家的农家乐小院时,一边参观一边兴致勃勃地了解情况。他说:“你们看,这房子多干净啊,下次来了咱们就在这儿住。”
2014年,这个社区旅游接待人数突破20万人次,经济总收入3500万元,村民人均收入22000元。村民们你一言我一语告诉总书记,“我们这里空气好啊,老人都长寿”“城里人来这里把水带回去泡茶喝”“青山绿水可以发财”“以前我们穷,现在办农家乐致了富,盖新房、买了车。”
当听说这里正在规划建设绿色生态旅游景区,习近平高兴地说:“这很好。我在浙江工作时说‘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话是大实话,现在越来越多的人理解了这个观点,这就是科学发展、可持续发展,我们就要奔着这个做。”
把树叶子变成了钞票子——老百姓的形象说法,一个村落的发展变迁,正是对“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最好的诠释。
2014年3月7日,习近平在参加十二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贵州代表团审议时强调:
——“正确处理好生态环境保护和发展的关系,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推进现代化建设的重大原则。”
——“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绝不是对立的,关键在人,关键在思路。”
——“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让绿水青山充分发挥经济社会效益,不是要把它破坏了,而是要把它保护得更好。”
环境如水,发展似舟。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辩证关系的三句话,是立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布局,着眼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作出的一项具有重大战略意义的科学论断。深入学习、准确把握“两座山论”的科学内涵与精神实质,有利于我们进一步增强“美丽中国建设”的使命感与自觉性。
正如习近平所说,生态环境问题是利国利民利子孙后代的一项重要工作,决不能说起来重要、喊起来响亮、做起来挂空挡。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