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公平机制的四维分析(5)

教育公平机制的四维分析(5)

第二,评价的要求:连续性。连续性要求评价主体在对评价对象进行评价时,既要求有目的、客观整体的评价,还要求基于现实基础的发展性评价。教育在整体结构上具有层次性,在目标内容上又具有连续性。各级各类学校以及各年级之间都有衔接,这种衔接就是一种连续性的表现。这种连续性要求评价主体从发展的观点出发去评价教育成果。[22]坚持评价的连续性要求评价主体既了解评价对象原有的发展水平,又能关注其现有的实际水平,以发展的目光对学生的学力水平进行整体性评价,在促进实际应用的基础上提高评价的效度。

科学的教育评价机制应是多元化的,具有客观性、发展性和全面性,是人性化和统整化的,是促进教育公平的重要手段和方式。

总之,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等一系列教育法律法规的颁布,我国的教育公平机制已经建立了良好的基础。《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要坚持全面发展,把促进教育公平,提高教育质量,作为教育改革的核心内容。这是第一次将促进教育公平提升到国家教育政策的高度。教育公平的理想目标,就是促进每个人的自由全面发展。马克思曾对未来“自由王国”里人的社会生活这样描述:“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23]。构建完善的教育公平机制其实就是实现教育公平的理想目标,为推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创造现实的条件。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论教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79:127,18.

[2]张和生.从“为国选材”到“为民量才”——转型中的高考公平问题研究[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13:27.

[3][5]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375,480.

[4][20]杨东平.中国教育公平的理想与现实[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70,270.

[6][7][8][23]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305,308-309,308,422.

[9]褚宏启.关于教育公平的几个基本理论问题[J].中国教育学刊,2006(12).

[10]郭彩琴,曹健.教育公平配置教育资源的合理性原则[J].江苏高教,2003(5).

[11]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学会生存[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105.

[12][14]刘复兴.我国教育政策的公平性与公平机制[J].教育研究,2002(10).

[13]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5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4:892.

[15]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大纲(草稿)第3分册(1857-1858年)[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7:357.

[16]刘复兴.教育政策的价值分析[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129-131.

[17]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577.

[18]雷晓云.政府的责任及其实现:关于义务教育阶段教育资源合理配置的探讨[J].教育研究与实验,2013(1).

[19]袁振国.当代教育学[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0:221.

责任编辑:蔡畅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