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重视发挥文化的治理功能

应重视发挥文化的治理功能

习近平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全面深化改革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的讲话指出:“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就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社会治理是国家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必然要求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社会治理现代化要求“改进社会治理方式”。在改进社会治理方式的多种因素中,文化的社会治理功能是一个不容忽视的因素。

文化的社会治理功能

文化既是人类行动与思想的产物,又反过来塑造着人类的行动与思想。文化具有社会治理功能。

一定的文化是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的反映,它所蕴含的理想信念、价值取向、道德规范时刻影响着社会成员的情感世界和价值观念。文化对人的影响有直接的影响和间接的影响。从直接影响看,良好的文化氛围使人们自觉不自觉地受到感染和启迪,追求真善美,摒弃假恶丑;从间接影响看,文化通过化人来丰富人的内心,打造人的思想,使人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不论是直接影响还是间接影响,在导向上都与社会治理具有趋同性,既解决了社会治理方式对人的行为的外在控制的有限性,又增加了社会的和谐因素,是社会治理最节俭、最高效的途径。

在社会治理主体多元化、社会治理客体多层次化的背景下,要实现社会治理目标,不仅需要社会制度作保障,更需要社会责任、价值理念上的契合。中国文化作为民族长期的精神积淀,时刻在弘扬着中国精神、传递着中国能量,发挥着引领社会思潮、凝聚社会共识的作用。正是在共同文化的影响下,政府、社会组织和公民等多个行为主体,通过合作与协商,发挥各自优势,达到社会的合作治理。

任何社会形态的文化,都蕴含着评价人们行为的隐形标尺。在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背景下,公民个人敬业爱岗、踏实工作,积极承担社会责任,必将受到社会主流文化的无形激励,自尊心、成就感得到满足,从而成为持续努力工作,激情创造,快乐奉献的力量源泉。因此,健康向上的文化能够激发人的热情,诱发人的动力,使其发挥自身的能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为实现社会所追求的价值目标而努力。

在社会生活中,由于经济条件、社会地位、个体背景的差异,各阶层之间、各种社会组织之间,乃至公民之间不可避免地会发生一些矛盾和冲突,解决这些矛盾和冲突,除需要诉诸法律解决之外,还有大量的分歧和问题需要靠共同的价值观念、风俗习惯、内心信念等来解决。文化凝聚社会共识,它所倡导的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等价值理念,能够引导人们形成解决社会矛盾的新认识和找到处理社会关系的新方法,凝聚积极健康的心理和情绪,使社会生活中的各种社会关系得到协调与完善。

治理功能的实现路径

发挥文化的社会治理功能,需要在全社会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发展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和廉洁文化,着力推进大众文化发展。

(一)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全社会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实现主流价值形态与民间伦理规范的无缝对接,构建国家统一、社会稳定的共同思想基础;倡导自由、平等、公平、法治,引导公民强化社会责任意识和依法行事意识,整合多样化的价值取向,形成共同的宏伟目标、精神坐标和价值理想;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褒奖善行义举,引导公民自觉维护社会公德、遵守职业道德、弘扬家庭美德。

责任编辑:蔡畅校对:杨雪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