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荣臣:中国共产党作风建设的探索和经验(2)

张荣臣:中国共产党作风建设的探索和经验(2)

摘要:党的作风是指在党的活动中表现出来的态度和行为,是党的性质、宗旨和世界观在党的活动中的表现。党的作风建设就是要端正党员领导干部和党的各级组织的思想作风、学风、工作作风、领导作风和干部生活作风,树立与党的性质、宗旨相适应的良好风尚。

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

党员干部作风建设中反映出的问题,严重损害了党的形象,影响了党员干部的健康成长,干扰了经济社会的正常发展,离间了党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习近平总书记在第十八届中央纪委二次全会上指出:“腐败是社会毒瘤。如果任凭腐败问题愈演愈烈,最终必然亡党亡国。我们党把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提到关系党和国家生死存亡的高度来认识,是深刻总结了古今中外的历史教训的。中国历史上因为统治集团严重腐败导致人亡政息的例子比比皆是,当今世界上由于执政党腐化堕落、严重脱离群众导致失去政权的例子也不胜枚举啊!”后来他在河南省兰考县委常委扩大会议上的讲话中又深刻指出:“在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条件下,我们党脱离群众的危险比过去大大增加,这就是党的十八大强调全党要经受住‘四大考验’、防止‘四种危险’的目的所在。党的十八大之后,党中央决定雷厉风行抓作风建设,出发点和落脚点就在这里。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没有危机感和紧迫感,看不到问题和症结所在,那危险就不远了。”

2012年,党的十八提出在全党开展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要内容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在第十二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安徽代表团审议时,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各级领导干部都要树立和发扬好的作风,既严以修身、严以用权、严以律己,又谋事要实、创业要实、做人要实。今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关于在县处级以上领导干部中开展“三严三实”专题教育方案》。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如果说党的作风建设有什么经验的话,提出“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这个命题本身就是我们党责任感、使命感和忧患意识的反映。

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是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在思想、政治、组织、工作、生活等各方面一贯表现出来的科学态度和模范行为,是中国共产党党性的外在体现。弘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不仅是党的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且综合体现党的各方面建设的成效,因而在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和作用。而党的作风建设是个持久的过程。我们一定要既严以修身、严以用权、严以律己,又谋事要实、创业要实、做人要实。

(作者系中共中央党校党建部教授、博士生导师)

责任编辑:张少华校对:刘佳星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