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与抗战精神的形成、实践和时代创新

中国共产党与抗战精神的形成、实践和时代创新

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近代以来,中国人民为争取民族独立和解放进行的一系列抗争,就是中华民族觉醒的历史进程,就是中华民族精神升华的历史进程。这种民族觉醒和民族精神升华,在抗日战争时期达到了全新的高度。”这是对中国抗战历史具有哲学方法论意义的全新总结和崭新认识。抗战期间,中华民族以生命和鲜血铸造的万里长城捍卫了民族生存、民族独立和民族尊严,并且形成了以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视死如归、宁死不屈的民族气节,不畏强暴、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百折不挠、坚忍不拔的必胜信念为主要内容的抗战精神。中国共产党是中华民族抗战的中流砥柱,同时也是抗战精神得以形成、实践和创新的中流砥柱。

中国共产党是抗战精神的形成主体

抗战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在抗日民族解放战争这一特定历史场域的体现、延伸、发展和升华。从属性上来看,抗战精神不属于一党一派,也不属于一阶级一阶层,而为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所共创、所共有、所共享。但是,正如马克思主义所揭示的,并不存在抽象意义上的民族和人民,民族和人民总是具体的,这种具体性主要表现为民族和人民是由不同的阶级所构成,而阶级则又是通过自己的政党进行民族意志和国家意志的表达的。抗战时期,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历史创造性和崇高精神积淀,源于先进的无产阶级及其政党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

中国共产党能够作为抗战精神的形成主体,是由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的历史行动所客观决定的。第一,中国共产党始终如一地主张积极抗战,并争取抗战的彻底胜利。从1931年9月20日发表的《中国共产党为日本帝国主义强暴占领东三省事件宣言》,到1935年8月1日《中国苏维埃政府、中国共产党中央为抗日救国告全体同胞书》,到1937年8月25日洛川会议通过的《中国共产党抗日救国十大纲领》,再到1945年中共七大提出的放手发动群众、壮大人民力量、彻底打败日本侵略者的方针,中国共产党都是坚决抗战最坚定的主张者、持久抗战最坚定的践行者和争取抗战全面胜利最坚定的推动者。第二,中国共产党始终如一地坚守民族大义,坚决反对各种投降和分裂活动,维护了国内团结抗战的大局。抗战初期,在民族矛盾上升为国内主要矛盾的背景下,中国共产党积极主动地完成从“反蒋抗战”、“逼蒋抗战”到“联蒋抗战”以及从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国工农民主共和国到陕甘宁边区政府的政治调整和制度转型,开创出了以国共两党合作为基础的国内团结抗战的局面。抗战期间,特别是武汉失守后,中国共产党在坚决反对国民党亲日派投降分裂活动的同时,通过有理、有利、有节的斗争,把从抗战中期开始执行“消极抗战、积极反共”的国民党亲英美派团结在抗战阵营中,维护住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政治大局。第三,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军民在物质条件和武器装备极度落后的情况下,对敌作战12.5万次,消灭日、伪军171.4万人,其中日军52.7万人,牵制住了大量侵华日军主力,在国民党正面战场节节溃退的情况下,以艰苦卓绝、巨大牺牲的伟大斗争,支撑住了中国人民的抗战事业,这成为抗战取得最后完胜的首要条件,也为同盟国取得太平洋战场的最终胜利提供了重要条件。

1937年3月1日,毛泽东在与史沫特莱的谈话中说:“共产党人决不将自己的观点束缚于一阶级与一时的利益上面,而是十分热忱地关心全国全民族的利害并且关心其永久的利害。”中国共产党作为抗战精神形成主体的作用表明,她已经成为了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经受各种风险考验的主心骨。

责任编辑:蔡畅校对:董洁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