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辩证思维看待干部能下问题(2)

运用辩证思维看待干部能下问题(2)

从用人导向来看,推进干部能下才能净化从政生态。党的事业迫切需要对党忠诚、个人干净、敢于担当的干部,真正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干部。用什么人是导向,不用什么人也是导向。选人用人最关键的是坚持正确的用人导向。坚持正确的选人用人导向,就等于树立起一面旗帜、一个标杆,对广大干部起着积极的引导和激励作用。让干部不仅能上还要能下,就从根本上打掉了滥竽充数也能坐享安逸的幻想,抽掉了在其位不谋其政也能舒服躺卧的“底板”,给每位领导干部内心里安上了一条激励的鞭子。领导干部修身、为政、干事,不践行“三严三实”要求,不符合“好干部”标准,不为民殚精竭虑、踏实干事,就有随时被清除出领导干部队伍的危险。把政治上不守规矩、廉洁上不干净、工作上不作为或能力不够、作风不实的领导干部坚决调整下来,就会产生“倒逼效应”,警示那些庸劣者要么让位、要么干事增能;把那些想改革、谋改革、善改革的干部用起来,让善干事者、能干事者、想干事者顺势而上,让不能干事者、不想干事者、干不好事者顺势而下,净化从政环境,营造良好政治生态。

从监管教育来看,推进干部能下才能防微杜渐。好干部不会自然而然产生,既要靠自身努力,还要靠组织培养、教育、监管。成为好干部,是一个循序渐进、日积月累、不断提升的过程。好干部也不是一成不变的,过去“好”不等于现在“好”,现在“好”也不等于将来“好”。随着环境的变化或职务、岗位的调整,一些党员干部,对自己的“第一身份”渐渐模糊、对自己曾发出的誓言渐渐淡忘,面对诱惑“忘乎所以”,面对提醒“不以为然”,以至于在违纪违法、放任不羁中走向堕落。很多干部出问题,是在问题小的时候没有及时警醒,小节不守,最终大节难保。对干部身上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要及时“咬耳朵”、“扯袖子”,提醒他们守住做人、处事、用权、交友的底线,守住政治责任和政治生命线。要通过激励、奖惩、问责等制度的监管,保证能者上、庸者下、劣者汰,既要加大领导干部问责力度,又要及时调整不适宜担任现职的干部。对违规违纪、破坏法规制度踩“红线”、越“底线”、闯“雷区”的,要坚决严肃查处,不以权势大而破规,不以问题小而姑息,不以违者众而放任,不留“暗门”、不开“天窗”,坚决防止“破窗效应”。

为政之要,唯在得人;事靠人为,事在人为。政治路线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的因素。建设一支德才兼备的高素质干部队伍,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根本保证。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党员干部应当始终牢记和珍惜自己的“第一身份”,老老实实向人民群众学习,时时处处见贤思齐,正确对待能下问题,以严格标准加强自律、接受他律,把“三严三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坚定做全面小康的引领者、深化改革的担当者、依法治国的践行者,更好地为党旗增辉添彩,更好地为人民服务。 

(作者单位:河南省农业厅)

责任编辑:董洁校对:蔡畅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