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正确的文化方向,培育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校园文化
毛泽东同志在谈及文化建设问题时指出:人的问题,是一个根本的问题,原则的问题。营造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无形环境,必须坚持正确的文化方向,解决为什么人的问题,培养什么人的问题,积极培育以文养心、以文育人、以文化人的高校人文环境,让大学生在耳濡目染、潜移默化之中,心灵得到洗涤、精神得到历练、思想得到净化,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大学校园文化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是核心价值观引领大学生成长成才的重要载体。大学生核心价值观培育不能仅仅依靠简单地灌输,还要着力于培育校园精神文化、校园制度文化、校园行为文化为一体的校园文化环境。一是营造和谐文明、富于进取的校园精神文化。要从大学优良办学传统出发,实现校园精神文化营造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凸显“明德、新民、止于至善”的大学之道,形成“和谐、文明、进取、创新”的校园精神风气。二是建立平等公正、公开透明的校园制度文化。“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建立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制度文化,就是要把核心价值观的内容和要求融入高校教育治理、现代大学制度建设的实践中来,实现制度的平等公正。三是营造诚信友爱、崇德向善的校园行为文化。马克思说,社会生活本质上是实践的。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命力在于行动,目标要达成知行合一。必须坚持以核心价值观来引领校园文化活动建设,形成诚信友爱、崇德向善的校园行为文化风尚,真正把大学生培养成为有高尚道德情操的人。
总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中国精神世界的“价值公约数”,是大学生成长成才的价值指引。营造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无形环境的过程,就是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舆论方向和文化方向的过程,也是占领思想阵地、营造舆论氛围、培育校园文化的过程,更是实现政治认同、理论认同和情感认同的过程。
(作者单位:四川外国语大学)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