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改革思维,服从改革大局
中国深改,自有其思维方式。两个关键词是理解这种思维方式的窗口:改革思维和改革大局。
习近平是在中央深改组第十一次会议上提到“改革思维”的。他强调,必须从贯彻落实“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高度,深刻把握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地位和重要作用,拿出勇气和魄力,自觉运用改革思维谋划和推动工作,不断提高领导、谋划、推动、落实改革的能力和水平,切实做到人民有所呼、改革有所应。
“改革大局”则在两次深改组会议上得到强调的。第一次是在中央深改组第九次会议上,强调地方党委要多站在党和国家发展大局、全面深化改革大局的立场上谋划改革:第二次是在中央深改组第十二次会议上,习近平强调要教育引导各级领导干部正确把握改革大局,从改革大局出发看待利益关系调整,自觉服从改革大局、服务改革大局。
与之类似的是“改革全局”,共在4次中央深改组会议中被多次提到。习近平专门强调,要牢固树立改革全局观,顶层设计要立足全局,基层探索要关照全局。
比如在司法改革中,深改组会议要求,抓住在司法体制和社会体制改革全局中居于基础性和制度性地位、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重点事项进行攻坚,以重点事项突破带动改革全面开展。
据本报记者统计,在历次深改组会议中,共有至少10次涉及到司法议题,直指依法治国核心议题,出台了包括完善法律援助、立案登记制、公益诉讼等一系列重磅改革,还专门出台了《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重要举措实施规划(2015-2020年)》,对全面依法治国具有直接推动作用。
有“改革思维”和“改革大局”,许多问题的推动有条不紊,无论大命题还是小切口,都得到了有效推动。许多看上去有点“小”的问题,获得了举国上下的关注与支持。
比如,今年2月,《中国足球改革总体方案》出台,关注的虽是足球这个小话题,但过去半年多来,中国足球改革吸引了全社会的目光。不久前,足球改革发展工作会议举行,人们期待已久的足球改革进入实质性的关键阶段。国家体育总局局长刘鹏说,中国足协既是“改革的实践者”,也是“被改革者”;足球改革既不能有“难改论”,也不能有“速胜论”。
足球如此,其他部门亦如是。
在“改革大局”中,利益是绕不过去的话题。中央深改组第十二次会议专门强调要高度重视全面深化改革引起的利益关系调整,通盘评估改革实施前、实施中、实施后的利益变化,统筹各方面各层次利益,分类指导,分类处理。最近的中央深改组第十五次会议再次提到,要引导干部群众讲大局、顾大局,正确认识和对待改革中的利益调整。
而最重要的利益还是人民能从改革中获取多少利益。习近平说,要做到人民有所呼、改革有所应。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