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基层政治组织与人力资源发展有机结合。在村级基层,一般是一个中心村加几个自然村(组),或是一个较大的村,人口几百或数千不等。治理这么一个范围和规模,可考虑两个并行的组织:一个是以村舍安居乐业、保护环境、维护文物为中心任务的村委会。村委会由村民按《村委会组织法》民主选举产生,充分发挥村民政治权利的作用。组成人员既可以是当地的村民,也可以是祖籍于此、愿意回乡做点事的游子,还可包括镇上派来的大学生村官和其他工作人员。村委会主要负责全村的规划、发展、安全,管理和经营村中集体部分的资源,引导村民发家致富,坚持生产经营和村级管理两不误。在相当一个时期,村委会居于乡镇和村民之间,扮演双重角色:既要为乡镇负责,又要为本村群众负责。另一个是以中心学校为重心的校董事会,由属县教育局任命或选聘的校长、当地村长和在外工作的兼职董事,整合各方资源,增强传统文化、现代文明和道德引领,从孩童着手,在按一般规律传授知识的同时传承家乡文化,树立法律道德观念,学习现代文明知识和技术,为乡村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人力资源基础。乡村中心学校建好了,城镇家庭也会愿意让小孩到乡村学校接受传统文化教育。有了这两个组织,村民自治就有了组织保障。
坚持现代法律观念与优秀传统规范相结合。提高村民的民主法制意识,是一项长期艰巨任务。根本方式是教育,既要坚持法制教育,又要善于从传统中发掘化解矛盾的“良药”,建立通过批评求团结的机制和通过斗争施加教育的机制。制定村规村约,坚持原则,在是非问题上不当好好先生,对违法犯罪行为决不姑息纵容。要教育村民,让他们认识到自己的整体利益、长远利益和根本利益,不允许少数狠人恶事破坏全村的利益和共同的情感。打击少数,教育多数,弘扬正气,压制邪气,创造乡村和谐、稳定、发展的环境。还可以借助乡村特殊庆典,或创设新型的乡村活动和乡村标符,完善村纪,改善村规,增强传统与现代相结合的乡村文化氛围,推动乡村治理走上一条现代化的康庄大道。
用大数据建立农业期货市场。积极探讨应用大数据信息处理技术,建立和完善农业期货市场。期货产品可包含土地使用权、产品种类和产品价格等内容,期货(合同)的双方是国家和农户。期货产品可以转让和竞价。这个市场对农户有两个好处:一是扶贫。有些农户有土地经营权后,由于种种原因可能经营不好陷入贫困。转让后可以获得比自己经营更高的效益,间接起了扶贫的作用。二是规模化生产。比如一个农户可以把整个乡的大部分土地签下来,成立农业公司,大规模生产提高效率,节约成本。这个市场对国家有三个好处:一是计划和调控。国家通过合同来计划各种农业产品的产量。不是通过行政命令,而是市场调节。通过制定价格,国家可以设计有多少农田用于生产何种农产品,减少盲目生产某个产品的情形。二是形成生产区。通过竞价,各地都会根据本地的实际情况生产,巩固和形成东北的优质稻米区、长江中下游的普通稻米区、华北的小麦区、新疆的棉花区和华南的水果区等。三是环境保护。国家在合同中可以加上一些环境保护的条款,从而使环境得到保护。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