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向36个社会群体提出核心价值观建设分类指导要求(6)

习近平向36个社会群体提出核心价值观建设分类指导要求(6)

习近平总书记向36个社会群体提出的核心价值观建设分类指导要求,贯穿了“六个化”和“六个融入”的总体要求

党的十八大以来,无论是习近平总书记向36个社会群体提出的核心价值观建设分类指导要求、对全党全国人民提出培育弘扬核心价值观的普遍要求,还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关于培育弘扬核心价值观的指导性要求,都贯穿了“六个化”和“六个融入”的总体要求。“六个化”就是: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日常化、具体化、形象化、生活化,使每个人都能感知它、领悟它,内化为精神追求,外化为实际行动。”“六个融入”就是:要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人们生产生活和精神世界”“融入国民教育全过程”“融入制度建设和治理工作中”“融入基层党组织建设、基层政权建设中,融入城乡居民自治中,融入人们生产生活和工作学习中”。这“六个化”和“六个融入”的总体要求,着眼于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全社会的广覆盖,着力于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断转化为社会各个群体的自觉意识和行动,对培育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现实的和长远的指导作用。

在实践中贯彻落实好习近平总书记对36个社会群体提出的核心价值观建设分类指导要求,既要全面体现习近平总书记对全党全国人民提出培育弘扬核心价值观的普遍要求,又要全面体现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关于培育弘扬核心价值观“六个化”和“六个融入”的总体要求;既要体现“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的共性要求,又要体现各级干部都要“清正廉洁”,包括组工干部要“公道正派”,政法干部要“忠于党、忠于国家、忠于人民、忠于法律”,新一代革命军人要“有本事、有血性”,县委书记要“始终做到心中有党、心中有民、心中有责、心中有戒”“做政治的明白人、发展的开路人、群众的贴心人、班子的带头人”的个性化要求,以及文艺工作者要“以文质兼美的优秀作品赢得人民喜爱和欢迎”,当代中国工人“要有智慧、有技术,能发明、会创新”,年轻一代高技能人才要坚定“创新超越、产业报国”的远大志向,少年儿童要“爱学习、爱劳动、爱祖国”的个性化要求,等等。

正如习近平总书记一再强调的那样:道不可坐论,德不能空谈。只有于实处用力,从知行合一上下功夫,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才能内化为人们的精神追求,外化为人们的自觉行动。笔者建议相关部门,可以把深刻领会、全面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36个社会群体培育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分类指导要求,落实到以下“五个结合”上来,这就是:同以科学理论武装人、以正确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精神塑造人、以优秀作品鼓舞人,不断提高全民族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努力培养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结合起来;同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的各个环节都要充分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结合起来;同优良党风、政风、民风、校风、家风的传承和熏陶结合起来;同核心价值观在文学、艺术、影视、动漫、游戏等作品创作的柔性渗透和正确导向结合起来;同道德模范和最美人物等评选活动的示范引领结合起来。只要坚持着眼于人人践行、着力于分类指导,就一定会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影响像空气一样无所不在、无时不有,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带来更多正能量。

(作者为全国政协社会和法制委员会副主任、中央政策研究室原副主任)

责任编辑:蔡畅校对:董洁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