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示与思考】
“路遇跌倒老人,扶还是不扶”已然成为考验国人爱心和良心的大问题。扶,有可能反被讹诈,不仅会付出一定的经济代价甚至可能还要承担法律风险;不扶,又会受到道德的谴责,良心难安。而当“不敢扶”蔚然成风时,大家便陷入了“救人有风险”的思想怪圈。当所有人面对跌倒老人,都“害怕惹麻烦”时,我们的社会风气就真应了那句“世风日下,人心不古”了。
四川达州的这3名孩子,因为好心扶一位摔倒的老人,被指认肇事并遭索赔,后来事实证明他们是无辜的,尽管事发后,3家人承受较大精神压力,但他们教育孩子“做好事、行善事”的观念从未改变。没错,孩子眼里的世界是单纯的,美好的,为什么?源自于家长对他们的教育。我们不能因为个别“救人被告”的案例就成为我们“麻木不仁”,“见死不救”的借口。3名孩子的善举,这里面除了对生命的尊重、对社会和他人起码的信任外,更多的是对人性和良知的坚守,而这恰恰是当今社会需要倡扬的精神元素。他们得到“委屈奖”,受之无愧。
四川达州这次颁发委屈奖给3为小朋友的做法却让我们看到了相关部门的努力和诚意,虽然这些奖金并不一定能抹除孩子及其家长对扶老这件事情的消极影响,但是起码可以让好人做好事之后,不再受到更多的委屈,证明他们并不“傻”,还好人一个公道。
四川达州为三位小朋友颁发委屈奖这种做法为社会风气做出了正向引导,是很值得提倡的,我们应该为这种做法“点赞”,但是,我们需要的并不是“事后诸葛”,更希望的是看到“扶老被讹”的问题不再出现,让真正需要帮助的老人能够在危急时刻接到援手,也让所有的施助者都能得到最公正的待遇,不能让他们付出了还要寒了心。
欢迎继续关注经典案例。
(转载请注明来源:宣讲家网站71.cn,违者必究。)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