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视核心价值观话语体系的创新

重视核心价值观话语体系的创新

“24字”的核心价值观高度抽象、凝练,仅仅靠铺天盖地的标语、漫画、图片,群众是消化不了的,需要研究把“24字”博大精深的内涵,在各个层次融化展开,在各个方面发散延伸,转化成人民群众特别是大学生喜闻乐见的内容、形式,包括各种典型人物、感人故事、艺术形式、科技手段,将其内涵延展、细化到人们日常生活和工作的层面,渗透、浸润到人们的深层意识里。

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话语体系建设的创新和转化十分重要。最近遇到两件事:一是有资料显示,学校近90%的学生不愿意听思想政治理论课。这个调查统计是否准确有待验证,但我专门去听课发现,不少学生不在听课状态。二是一家电视台的节目中播了三位老师讲课的情景:一位教授用近乎表演魔术的方法讲物理,一位中学老师在烹饪过程中讲化学,一位音乐老师把不爱上音乐的“理工男”普遍激发起来,听课者爆挤。同样的课程,不同的表达,不同的效果。这两件事摆在一起看:我们的思想政治课是否在话语体系上遇到问题呢?

事实上,话语体系是有一定区别和讲究的。比如我们熟悉的:有经典的马克思主义原著的理论语系,有当代的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了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语系;有“之乎者也’的古汉语语系,有近现代以来的白话文语系;有庄重规范的官方语系,有丰富多彩的民间语系;有严谨科学的学术语系,有鲜活生动的生活语系;有现实社会的实践语系,有虚拟空间的网络语系;有特色鲜明的民族语系,有国外特别是以英语为主的西方语系……不同的时代产生不同的语系,不同的实践创造不同的语系,不同的对象使用不同的语系。不同生活圈子的人之间,在不同语系和不同语言环境里,对接不好也容易闹笑话、出麻烦。当前思想政治课之所以出现尴尬,原因较多,其中之一是没有分清楚讲话的对象和环境,话语体系出现了错位。

毛主席曾经说过,射箭要看靶子,弹琴要看听众,要想一想自己的文章、演说、谈话、写字是给什么人看、给什么人听的,否则就等于下决心不要人看,不要人听。他总是善于通过讲故事来阐明大道理,给全党讲“愚公移山”的故事、讲白求恩的故事、讲张思德的故事,这些故事影响教育了几代共产党人。他写的《为人民服务》,短短几百字,确立了中国共产党的宗旨,被誉为影响中国历史的十大政治美文之一。邓小平雄文三卷,善于用简短的大白话讲治国安邦大道理。“改革开放”、“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不管白猫黑猫抓住老鼠就是好猫”、“摸着石头过河”等执政理念,标志着改革开放新时代的新语系。习近平总书记既善于引经据典,也常用民间谚语谈治国理政,像“中国梦”、“老虎苍蝇一起打”、“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等话语,生动形象又深刻厚重,形成了崭新的语系风格。这样的表述,老百姓、中学生能听懂,翻译后外国人也能听懂。

当代大学生有很多特点,比如:视野开阔、崇尚创新;追求个性、强调自我;关注实际、追求实惠;叛逆传统、挑战权威;价值多样、选择多元,等等。面对这些群体,传统话语体系的问题表现在:缺灵气———对大学生讲官场话,我讲你听,居高临下,呆板枯燥;缺地气———讲的多是概念、范畴、逻辑、原理,满篇书面语、学术腔,与学生鲜活的生活离得太远;缺底气———不敢面对敏感问题、焦点问题、复杂问题,对错误观念不敢亮剑,对敏感问题不敢回应,对复杂问题不敢深入。对这个时代的大学生,如果只用官话套话空话灌输心灵肠胃———更反胃;用学术概念克服现实麻烦——更麻烦;用大话虚话解释人生困惑——更困惑;用老话旧话排解少年烦恼———更烦恼。

解决这些问题,有待于整个党风政风民风的进一步清朗澄明。从延安整风以来,党在不断反对官僚主义、教条主义、形式主义,但要断根不容易。一是官本位体制下容易讲官话套话,二是头脑僵化时容易讲老话空话,三是利益驱动下容易说大话假话,四是私心扭曲下容易讲瞎话鬼话。

责任编辑:蔡畅校对:董洁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