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坚持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等“三个自信”,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历史虚无主义者之所以敢于嘲讽马克思主义为“时尚”、为噱头,正是因为某些共产党员也认为“共产主义是虚无缥缈的幻想”,并开始“不问苍生问鬼神”。殊不知,共产党员特别是党的领导干部缺乏坚定的共产主义信念,也为历史虚无主义存在和发展提供了思想空间。
第五,必须充分重视意识形态的极端重要性,不仅要引导历史研究坚持以唯物史观为指导,而且要督促和引导网络和新媒体采取自律行为,杜绝歪曲历史和丑化英雄之类的事情再度发生,同时,唤起广大学者对历史虚无主义展开有力的批判,教育广大青年认真学习历史,正确认识历史。领导机关必须把“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管理权、话语权牢牢掌握在手中”。
(作者为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全球化与中国现代化问题研究所所长、教授)
【参考文献】
①王俊著:《于“无”深处的历史深渊——以海德格尔哲学为范例的虚无主义研究》,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②梁柱著:《历史虚无主义评析》,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2年版。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