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马克思主义的“国家-社会”关系理论要义(4)

经典马克思主义的“国家-社会”关系理论要义(4)

四、国家回归社会理论

既然国家与社会的二元分化是一个不可逾越的社会发展过程,那么,这一过程最终将以何种状况终结?总结马克思、恩格斯的回答,可以得出这一过程将以国家和社会的合二为一而终结,即国家从哪里来回到哪里去,国家最终又回归社会,这即是国家与社会博弈历程的终极自由,显然这是一个漫长的历程。

从国家的起源看,要实现国家回归社会必须打破阶级,因为市民社会的个人都是隶属于一定阶级的,这样,方可建立马克思所说的“自由人的联合体”这一共同体,从而解放隶属于阶级的个人。

那么马克思的共同体理论是什么呢?马克思指出,虚假的共同体之所以是虚假的是因为在社会各阶级、个人呼吁联合而成的共同体中自由只属于在统治阶级范围内的个人,对不属于统治阶级范围的个人来说“它不仅是完全虚幻的共同体,而且是新的桎梏”,③马克思强调,只有各个人自觉地为获得自身真正自由这一目的而联合形成的共同体,才是真正的共同体。进一步,马克思和恩格斯明确指出,这种真正的共同体即为“共产主义”。马克思在《法兰西内战》中探讨了公社是资本主义的直接真正对立物。公社是无产阶级革命所呼喊的取代阶级统治本身的共和国的毫不含糊的形式。但是,在总结了法兰西内战后,马克思指出,“公社毕竟不是工人阶级的社会运动,从而也不是全人类复兴的运动,而只是有组织的行动手段。”④因为公社只是一种工人阶级的行动手段,它并不取消阶级斗争,而工人阶级恰恰是要通过阶级斗争的方式来致力于消灭一切阶级,从而打倒一切阶级统治,因此,彻底的实现社会解放是公社不可能完成的使命。

那么,阶级如何走向消亡,国家如何实现回归社会。恩格斯在《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中明确指出阶级正如其无法避免地产生一样,他们也要无法回避地消灭,当然,基于国家的起源本质,我们可以肯定的是随着阶级的消亡,国家注定要消失,实现回归社会。这时,“在生产者自由平等的联合体的基础上按新方式来组织生产的社会,将把全部国家机器放到它应该去的地方,即放到古物陈列馆去,同纺车和青铜斧陈列在一起。”⑤这时,“某一特殊的社会阶级对生产资料和产品的占有,从而对政治统治、教育垄断和精神领导的占有,不仅成为多余的,而且成为经济、政治和精神发展的障碍”,⑥“那时,国家政权对于社会关系的干预将先后在各个领域中成为多余的事情而自行停止下来。那时,对人的统治将由对物的管理和对生产过程的领导所代替。国家不是‘被废除的’,它是自行消亡的。”⑦

在阶级消亡,国家回归社会这一过程中,国家的政治统治职能将逐渐衰退和最后消亡,国家的社会服务和发展职能将由社会彻底收回,社会的人民大众将掌握社会的公共权利并平等参与社会的管理,社会真正实现人民主权,从而国家实现和社会的重新融合。国家通过对自我的否定实现了恩格斯所惊叹的“这将是古代民族的自由、平等和博爱的复活,但却是在更高级形式上的复活。”⑧

责任编辑:蔡畅校对:董洁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