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发事件中政府须做好舆情引导(3)

突发事件中政府须做好舆情引导(3)

避免舆情危机的对策建议

抢占第一落点,引导舆情走向。舆情未起时,假消息先蔓延,便成谣言之所;真信息先到位,才是舆论阵地。在重大突发事件中,政府要争取在第一时间发布新闻,赢得话语权,先入为主,掌握主导权。在操作层面,政府应恪守新媒体时代“4小时黄金回应时间”法则,在4小时内以微博、人气较高的新媒体为平台,抢先进入新媒体场域,占据舆情传播领地,挤压谣言的生存空间。

重视新媒体传播,引领民间舆论场。以天津“8 · 12”特别重大爆炸事故为例,传统媒体话语权呈现了下跌态势,以微博、微信为社交平台的新媒体作用突起。在传统媒体传播影响不力时,要重视新媒体传播优势的发挥,用新媒体的简洁语言模式来及时发布和更新消息;要重视自媒体平台所搭建的民间舆论场的交互作用,进一步研究和发掘政府在自媒体平台上能够发挥的实质影响。

扩大媒体联动,形成引导合力。传统媒体和新媒体并不是对立关系,二者各有利弊。传统媒体权威性强、传播速度慢,新媒体传播速度快、权威性弱,它们的优势互补性很强。如果二者扬长避短,实行有效联动,将会发挥显著作用,使受众群体在最短时间内了解全面、真实、权威的突发事件信息。因此,在重视新媒体的同时,要充分用足现有传统媒体及其传播资源,形成强大的舆论引导合力。

研判舆情演进,跟进议题设置。为了把握舆情演进方向,避免政府在关键问题上失语,政府应分“三步”走:一是各部门要加强信息沟通,平时注重社会热点信息积累整理,发现苗头性倾向性问题,立刻与宣传部门进行沟通和对接。二是宣传部门要密切跟踪互联网舆情动态,摸清境内公众关心的话题,关注境外涉华舆情,分析境内外媒体报道意图,做出综合研判。三是政府要在综合研判的基础上,主动提供信息和观点,吸引公众关注,形成议论话题,形成可控可导的舆论走势,力争实现政府议题与公众议题、媒体议题的高度重合。

“内外兼修”应对媒体,赢得理解树立形象。重大突发事件发生后,政府应对媒体时应注意以下三点:一是应对媒体的态度、情感与语言应诚恳、诚挚、诚实。二是应对媒体前要提前制定预案,然后按照“启动预案要快、迅速判断要准、策略选择要智、首次发布要清、初步行动要明、随时跟进要稳”的六步骤,积极应对媒体;三是面对各种质疑,除了要以诚相待外,还要引进权威第三方来表达意见,以此来论证政府政策的合法性和合理性。

妥善进行事故处置,抑制舆情深度蔓延。在对重大突发事件进行妥善处理后,为了抑制舆情的深度蔓延,一要针对舆情所涉责任主体,进行直接责任追究,防范舆情结果恶化;二要在事实合理的基础上,充分尊重公共意见,消解公共舆论诉求;三要借助媒体力量,结合妥善处置结果,重构受损政府形象。

(作者单位:北京市委党校、中国民航大学)

责任编辑:蔡畅校对:董洁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