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普及终结商家“神药”(3)

科学普及终结商家“神药”(3)

整治黑枸杞乱象,亟需政府监管“助力”

生长于青海、甘肃、新疆等地,大小如豆粒一般,颜色成紫黑色,这种被当地人视为“野果子”的黑枸杞,因其花青素含量高被商家大肆鼓吹,摇身一变成了包治百病的神奇藏药、礼匣“圣果”。“抗癌明星”、“美容神药”、滋阴补阳,随着商家宣传噱头的扑面而来,黑枸杞的身价也从每斤几百元,飞涨到了现在的“最高万元一斤”。

暴利之下,私挖滥采,野生黑枸杞正在遭受着“灭顶之灾”。就在上个月,格尔木市林区的黑枸杞基地就遭到了五千多名外来者的疯狂抢夺,打砸车辆、刺伤管理者,瞬间洗劫了300多万亩操场,留下了百余个沙坑,给当地的生态、经济造成了无法计数的损失。

然而,黑枸杞并不是商家唯一炒作的对象,也不是近年来唯一华丽转身的“赢家”,更不是的暴利背后的唯一的“受害者”。从甘草到绿豆、从玉石到崖柏、从天山雪莲到冬虫夏草,在利益的驱使之下,在广告监管、市场管理仍旧疲软的局面下,这样的伤害从未减少。商家打着各种各样的虚假噱头,将“卖点”无限扩大。延绵益寿的功能宣传,加上“高大上”的包装礼盒,正好迎合了大众的心理和需求,趋之若鹜、疯狂掠夺自然不难理解。

没有需求就没有杀戮,面对商家的营销手段,如果大众能够冷静对待、理性认识,或许黑枸杞的价格和疯抢就不会如此疯狂。但是治理黑枸杞乱象并不能仅仅依靠广大群众,政府监管才是抑制乱象的“主力军”。

针对黑枸杞一类野生动植物的市场乱象,我们的政府亟需多部门联动执法,由政府牵头,相关部门各司其职,从采挖、盗猎、运输、加工、宣传、销售等各个环节入手、层层把关,对产品宣传内容、价格制定严格审查,采取行政、经济、法律、舆论等手段大力打击不法行为,从而正确引导大众理性消费,治理价格虚高、产品虚假的市场乱象。相信只有政府“助力”,治理黑枸杞乱象才能“给力”。

黑枸杞身价暴涨的背后是虚假宣传在作祟

先有冬虫夏草,后有天山雪莲,现在又出现个黑枸杞,这些“高大上”的东西,在被冠之以珍稀、野生、高海拔等极具煽动性的形容词后,价格一路走高,但物以稀为贵,不代表所有稀少的东西都具有神奇功效。

作为普通的植物资源,黑枸杞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神奇。什么增强免疫力、延缓衰老、补肾防癌、改善循环、改善睡眠、明目、防治糖尿病、保肝、抗肿瘤、降压等等。说得黑枸杞好像无所不能一样,其实,也就是商家炒作罢了。在市场的推动下,黑枸杞再被刻意放大功效,甚至被贴上了“抗衰老”、“抗癌”、“健康软黄金”等标签后,最终被推到了“软黄金”的地位。

反观近些年,商品炒作,哄抬价格的事并不少见,从甘草到玉石、从沙金到绿豆,商家为了赚钱,打各式各样的广告、做各式各样的宣传,鼓吹的越起劲,炒作就越成功,伴随着利益的驱使,许多人也加入了“淘金”队伍,成为了始作俑者的帮凶。但“泡沫”永远是“泡沫”,无论怎么吹嘘也只是一时的,早晚也会破,但对于一些商家恶意炒作,赚黑心钱的行为,必须得到严惩,否则就不仅仅是哄抢那么简单了。

从前段时间的“多肉植物”到现在的黑枸杞,炒作事件的屡屡发生,并不是因为物品多珍贵,而是政府不够重视。广告管理制度存在的漏洞使得炒作无下限,再加上网络环境的言论自由,发布简单,导致各种养生、医疗广告宣传变得神乎其神,消费者看的更是眼花缭乱,再加上一些媒体不加证实就随意报道黑枸杞的功效,这在一定程度上为黑枸杞的夸大宣传推波助澜。

在商家的虚假宣传中,不论是专家还是政府部门都应该筑起一道过滤网,如此才能还消费者一个本来面目。对于政府部门来说,要严格广告的审核发布制度,像滤网一样,把那些不实言论过滤出去,此外,还要完善法律法规,对于那些夸大功效进行虚假宣传的商家加大处罚力度,从而杜绝那些虚假宣传,这样消费者才不会花冤枉钱。

责任编辑:佘小莉校对:郭浩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